口碑榜 | 投资3亿,众星云集,评分3.6的《图兰朵:魔咒缘起》冤不冤

扬子晚报网  |  2021-10-19作者:孔小平 卞淑蕾

由《甄嬛传》导演郑晓龙执导的电影《图兰朵:魔咒缘起》自15日上映以来,4天票房刚破1500万,豆瓣评分已跌至3.6。有网友说,错过了《富春山居图》错过了《上海堡垒》错过了《阿修罗》,终究没逃过《图兰朵:魔咒缘起》……虽然这部电影云集了关晓彤、姜文、胡军,甚至苏菲·玛索等大牌,虽然该片的故事灵感来自被誉为世界十大歌剧之一的《图兰朵》,但这样的成绩,基本说明这部奇幻爱情电影宣告扑街。

著名导演郑晓龙20年前就种下的“种子”

《图兰朵:魔咒缘起》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王小平担任编剧,关晓彤、迪伦·斯普罗斯、胡军、SNH48林思意、王嘉、邹兆龙领衔主演,姜文友情出演,苏菲·玛索、文森特·佩雷斯特别出演。据悉,该片投资达3亿。

该片的故事灵感来自被誉为世界十大歌剧之一的《图兰朵》,以王小平所著小说《三色镯》为蓝本,《图兰朵:魔咒缘起》讲述了一个全新内核的爱情故事:图兰朵公主因误戴来自异域的三色镯而遭遇嗜血魔咒,情感世界与色彩感受力都随之冰封,身世神秘的“蓝眼睛”卡拉夫不惜赌上性命,欲帮心爱之人解开三道谜题破除宿命魔咒,然而,一场更大的风暴竟不期而至……

《图兰朵:魔咒缘起》是导演郑晓龙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作为《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在电视剧领域爆款频出。他曾表示,二十年前的《刮痧》表现的就是中西方观念的冲突,此后有人建议他将西方歌剧《图兰朵》搬上中国大银幕,可是当时新的故事架构和特效制作水准都不具备条件,但这颗“种子”在心里种下了。

现在这个故事是他和妻子王小平一路“吵”出来的。 编剧王小平表示,很多童话其实是写给成年人的,三色镯分别代表了智慧、权力、美丽,三者“独为仙,合为魔”的设定也暗含了对于人性的关照。

宣传与电影实物不符引口碑反扑

记者注意到,《图兰朵:魔咒缘起》上映首日的排片占比高达20.6%,全国排映场次超过6.4万,然而次日,该片的全国排映场次只有3万多点,排片占比已经不足10%,这也就意味着该片次日的排片占比跟首日相比已经腰斩。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情况,在电影市场,尤其是在制作成本较大的新片方面,还是不多见的,一般即便是首日口碑不佳,次日排片只会高开低走,直接腰斩的,实属罕见,即便是票房和口碑双扑扑得异常惨烈的《阿修罗》,次日排片占比也没有像《图兰朵:魔咒缘起》这般。

《图兰朵:魔咒缘起》云集的明星大牌不少,甚至有苏菲·玛索,在影片的前期营销中,这种大牌阵容和好莱坞级别的特效被作为主要宣传点而反复强调。但上映后,影迷观众发现,苏菲·玛索的戏份竟不足1分钟,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另外,关晓彤在该片中的演技也难以让人满意。她饰演的核心人物“公主”魅力不足,与男主角的感情基础缺乏说服力,让整段爱情故事的逻辑变得更加稀碎。而且关晓彤浓浓的烟熏妆加紫嘴唇杀马特造型也雷倒众人。

尬得观众抠出一座“上海堡垒”

电影的剧情方面,也是生硬又经不起推敲,尬得观众抠出一座“上海堡垒”。记者看到,不少网友们在评价这部影片时纷纷表示,“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目前豆瓣社区评论区点赞最高的就是对鹿晗和关晓彤这对明星情侣的调侃,“鹿晗《上海堡垒》,关晓彤《图兰朵:魔咒缘起》,一人一部代表作!”

有影迷表示,歌剧《图兰朵》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传奇故事,讲述公主图兰朵假借猜谜游戏招驸马,为祖母报仇,却意外邂逅爱情,放下仇恨的故事,其中掺杂着善与恶、权力斗争、国家之间的较量等。但是电影《图兰朵:魔咒缘起》往里面加入了太多元素,比如奇幻色彩和权谋成分,看似剧情更加丰富了,但“胡编乱造”的情节很多,东方文化与西方童话的杂糅,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关于爱情,关于善恶……但一样都没讲好。并且生硬的感情线经不起推敲,每到感情戏甚至引人发笑,男主对女主的血海深仇仅仅因为男主在与公主在经历了将军的追杀后就原谅了她。片中,一些剧情设计也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擅长平原骑兵冲锋的军团居然跑到了山上建都城,再加上扎双辫的姜文、自带X光透视技能的关晓彤,以及靠3个问题才能解开诅咒的镯子,最为关键的是,女主角居然没有活到最后。

因为该片之前的宣传语有,“作为闻名世界的超级IP,《图兰朵》没有被搬上过大银幕,这一次,《图兰朵:魔咒缘起》填补了这一空白”。所以不少网友表示,就这成色,还不如不搬了。

“东方魔幻”还得立足本土

在《图兰朵:魔咒缘起》之前也有一部类似影片《阿修罗》(豆瓣3.0),也是主打东方魔幻,上映三天便匆匆下线,沦为笑话,如今《图兰朵:魔咒缘起》也重蹈覆辙,终究不能成功破圈。

有网友打比方表示,这就很像《变形金刚》里的威震天无法理解《大话西游》里孙悟空为何放弃紫霞一样,明明在两条平行线上,却硬要扭到一起。西方眼光制造的东方故事,很难满足中国观众的本土胃口。可见,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魔幻故事,或许才是对症的“良药”。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