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北工大与北京经开区携手奋进

北京工业大学  |  2021-10-13

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一周年之际,9月24日,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双碳”,共建区域碳中和产业研究院,全面开展校地合作,加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促进“双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面向“碳中和”的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北工大围绕“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和技术已在能源与气候政策研究、材料生命周期评价、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控制、绿色建筑技术、低碳环保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攻关,并于2021年3月在京率先成立“北京工业大学碳中和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北京经开区大力推进建设宜居宜业绿色城区,至今已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改造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园区,同时一批绿色工厂破茧而出,在年初获批国内首家“碳中和”智慧园区。

北工大和北京经开区的区校地缘优势明显,工业背景相似,合作基础深厚。共建的碳中和产业研究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北工大人才基础和学科资源优势,围绕北京经开区的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在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力争为区域创新发展,为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为提升碳中和产业研究院的建设成效

北工大与北京经开区重点围绕

管理机制、科技赋能、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等方面形成了工作抓手

在绿色产业园区建设、企业节能改造

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

全面推进北京经开区“双碳”行动



开展“双碳”发展政策与导向研究及专家智库建设

研究院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建设,由校地双方共同成立理事会。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能源减碳、节能提效、绿色交通、排放绿化、循环经济、终端电化、CCUS技术等方面为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开展“双碳”发展政策的分析和导向研究。以“碳中和”为中心,组建科技、经济、企业等专家团队,建设“碳中和”关键领域一流工程与产业化队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技术支撑与政策建议。



科技创新支撑“双碳”产业发展

“双碳”推动了科技创新,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结合北京经开区零碳区域建设和区域“碳中和”产业发展技术路径等需求以及北工大在“碳中和”技术发展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多学科优势资源,重点围绕“优化能源供给体系,塑造区域零碳能源供应系统”、“打造绿色经济体系,塑造近零碳高质量发展模式”、“深化重点领域控排,持续降低各部门碳排放强度”、“鼓励技术创新应用,激发区域控排服务市场活力”、“创新碳汇能力建设,加强区域碳汇资源管理”、“建全碳管理体系,强化区域碳排放管控责任”共六个方面联合开展政策研究和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围绕“双碳”战略推动校地科技合作

大型复杂建筑智能化建造技术


低碳智慧建筑运营管控技术


超大城市智能网联低碳交通出行技术


“双碳”目标下,北工大与北京经开区共同推进“碳中和”高新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推广应用。北工大在零碳新能源技术、绿色低碳建筑及低碳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智能网联交通低碳运行优化管控技术、流程工业大数据应用及低碳技术以及高效节能CO2捕获技术和高选择性CO2催化转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优先在北京经开区落地转化,全面实现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研究院不定期开展科技交流活动,传递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及时沟通科技动态,为双方的科技发展提供建议和咨询。


探索推进“双碳”产教融合


双方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多层次合作开展“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快制定“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



全国的“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以“碳中和”园区先行先试,北工大和北京经开区共建的碳中和产业研究院将在践行“碳中和”战略中勇当先锋,实现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校合作走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全面推进北京经开区产业升级发展,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