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安置点里的培训课

新华网  |  2021-10-11

 10月10日,在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安置点,老师给受灾群众讲解做面食的相关理论知识。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新华社太原10月10日电 题:特写:灾民安置点里的培训课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解园

10日早晨,黄土高原的天虽然没有雨,但依旧阴沉沉的。24岁的王梦飞和母亲早早吃过饭坐在安置点的教室里,等待着一天培训课程的开始。当记者在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博翔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见到他时,他正在和41名受灾群众一起接受中式面点培训。

这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共安置了177名周边村庄的受灾群众,其中,60岁以下具有劳动能力的群众,还能接受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永安镇常住人口2.7万,前几天那场50年未见的持续强降雨导致该镇超过三分之一人口受灾。所幸的是,所有受灾群众均安全撤离,除有近半投亲靠友外,其余的均被转移到各个安置点。

教室里,穿着白色厨师服的老师李虎正在用响亮的声音上课。学员们时而望向黑板,时而埋头记笔记,都在认真听课。

教学楼外,有爱心企业送来物资,志愿者们来来回回忙着搬运。

教学楼一二层的教室已经被布置为休息区,年老的受灾群众坐在铺着崭新被褥和毛毯的床上,休息、聊天、打牌,有的在院子里观看小型文艺演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受灾群众王金福正坐在床上,给一位同学报平安:“都好着呢,有吃有住,还能接受免费培训。”

汾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忠怀介绍说,这次培训共8天,通过考试还可以拿证,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来说,是个提升创业和就业技能的好机会。

王梦飞虽然理论知识学得快,但在实践课上,这个大学生还得多向母亲学习。在安置点的这几天里,他不仅参与了职业培训,还要抽空上网课。“准备今年考研,已经想好报考院校了。”他对记者说。旁边的母亲笑眯眯地看着他。

王梦飞家房屋开裂,储物间倒塌,半个院子被泥土覆盖,种的玉米全部被水泡了。“虽然我们家受灾较重,但我对未来的生活依旧充满希望。”他说。

59岁的吴清兰年龄不小,学习积极性却很大,一进教室就坐在人群最前面。老师刚讲解完,她便跃跃欲试准备“练手”。

吴清兰说,来到安置点后有吃有住,听说这两天要降温,政府马上就帮助置办了厚衣服,心里踏踏实实的,“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学点东西,以后多条出路”。

“如果没有技术,出门打工都不好找工作。”受灾群众贾国丽说,夏季的旱情加上最近几日的水灾,今年的玉米收成估计连一半都没有,学点技术出去打工还能多挣点,“啥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

上午的课程是制作麻花。理论课结束后,学员们开始实操训练。对于眼前这批“特殊”的学员,李虎教得格外用心。

“我想把所有的本事都教给他们。”他说,“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抗灾自救中用得着。”

在实操课上,李虎先将手指长的面条揉至半米,然后停下不断强调此处要用两手同时顺时针搓动面条两端,随后顺势一拎,铅笔粗的面条便像上了发条般自动扭成麻花状。再重复一遍以上过程,半个手臂长的麻花造型便成了。

“没做过,但不怕,多练练就会了!”他对学员们说。

下午4点多,天已经快黑了,培训课即将结束。室外温度虽已经降至十摄氏度以下,但在教室里却感到很暖和。学员们互相交流心得,氛围热烈而有序。

窗外,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在黄土坡上。楼下,院里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伴着微风轻轻舞动。

“只要人在,一切就有希望!”王梦飞说。

10月10日,在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安置点,老师教受灾群众做拉面。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10月10日,在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安置点,老师教受灾群众做拉面。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10月10日,在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安置点,老师教受灾群众揉面。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责任编辑:陈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