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后代、参与过抗震救灾的军人、00后大学生……国庆假期,来自天南海北的参观者不约而同地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下简称“党史馆”),徜徉在百年党史的长河里。那些被打开的历史细节,让他们的爱国情怀涌动,馆里的留言本上写满祝福祖国的深情话语。
“特别激动,盼望已久,早上6点起床,匆匆吃了早饭就出发了。”国庆假期首日一早,75岁的王明生就携老伴赶往党史馆,“尽管离开馆时间还早,但是已有几十人在排队,说明大家对展览非常期待”。
有46年党龄的王明生,是北京外文印刷厂的一名退休职工。来到党史馆,他不禁回忆起当年入党时的心情,“当时很兴奋,作为印刷厂的一名打字工人,奋战在国家对外宣传事业的战线上,很渴望加入伟大的党,如今来党史馆想再上一堂党课,认真领会,细心体会”。
今年90岁的张同连,是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的一名退休教师。作为一名老党员,耄耋之年的他很期待能到党史馆参观。“外孙女为了实现我这个愿望,特意早早预约了参观门票,专程从河北老家赶过来,我非常激动。”张同连欣喜地说。
“吃过榆树皮、树叶……小时候生活很艰苦,在我有生之年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的党太伟大了!”张同连边看展览,边回忆起以往的亲身经历。
85后妈妈朱弢也是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来到党史馆。出生在三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庭、有17年党龄的她,此次专程带孩子来学习党史,希望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爷爷曾在榆林战役中作出过贡献,直到去世胳膊上还留有一块弹片,我会接续奋斗。”朱弢告诉记者,爷爷是一名老党员、老红军,用一辈子的奉献擦亮党员本色。这也深刻影响了她,此次来党史馆想重温红色党史,缅怀革命先烈。
除了朱弢,不少红色家庭的后代纷纷在这个国庆假期来此参观。“先辈们坎坷的红色历程和先锋事迹时刻激励着我,因为我姥爷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所以想来党史馆深入地了解一下。”80后某央企员工高飞说,“今年刚写了入党申请书,就是想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姥爷作为一个老党员,一直教育我们要热爱党和国家。”
50后耿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第八次来党史馆,每次看到馆内陈列的军装就备感亲切。“我的父亲是党员、八路军,公公是党员、红军。受家庭的感染和父辈们的言传身教,我16岁就当兵,如今也是一名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父亲去世前跟我们说,这辈子没有做对不起共产党的事,没有做对不起人民的事,这句话我印象很深。”耿女士说,如今学习党史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常学常悟。
据了解,国庆期间,党史馆每天5000个预约名额在假期前就已约满。记者注意到,不少年轻的身影也活跃在馆内。
趁着国庆假期,华北电力大学学生曹登豪组织了16名对党史感兴趣的同学前来参观。“因为这个馆能让我们看到党史是鲜活生动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党史。”曹登豪说。
党史馆此次共展出文物实物450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一级文物原件420件,众多的史料也让参观的青少年深受触动。
“一些文物令我非常难忘,比如李大钊先生一生为国为民、精忠报国,他就义时的绞刑架保存至今。”00后李翌丞是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自己也特别热爱党。“我从小对保护环境非常感兴趣,想保护好国家的红树林,我会用一生来报答党和国家。”李翌丞说。
同为00后,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刘鲲鹏感慨,参观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征人员锐减的名单。“经过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无数人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对我的内心触动非常大。”
除了众多文物唤起观众记忆,引发情感共鸣,馆内还有互动触摸屏、观影室等,全景式史诗般展现党的百年辉煌。
00后男孩王乐祥表示,在党史馆,他“触摸”到了国家强劲的科技实力,《飞越中国》的沉浸式展览让他秒行千里,天眼、深空探测等尽收眼底,体验感十足。
参与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四川广汉检察干警谢永宏认为,如今党史馆沉浸式的体验,对年轻一代更有教育的感召力。作为一名有20年军龄、30年党龄的70后,谢永宏在参观后表示,从“建立中国共产党”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许多场景都令他心潮澎湃,也让他想起一些和党的故事。
5·12汶川地震时,谢永宏所属的部队参与了救灾。“当时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都是党员先锋突击队冲在最前面,带领我们全体干部战士,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党员的身份时刻印在心中。”谢永宏说。
“这个展览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顽强奋斗的伟大历程,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5后国家部委公务员林泊舟说,“来看展也是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今后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中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