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中国青年报  |  2021-09-09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制图:李峥苨


2003年5月,北京胸科医院“非典”病区,即将返回办公区的医生在过渡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脱下防护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萍萍/摄

2020年,曾经抗击“非典”的李太生支援武汉抗疫。受访者供图

2003年,陈东(左)在“非典”病房查房。受访者供图

    “我先到医院去开会,你回来以后就先睡,不要等我了。”2003年3月9日晚上10点多,当时已经59岁的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主任陈东给爱人留了个纸条就去了医院。她没想到,这一别就是3个多月。

    ---------------

    彼时,进入北京的第一例“非典”(SARS)患者已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以下简称“301医院”)救治数天,并被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302医院”)。按上级通知,北京佑安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被列为收治“非典”病例的定点医院。陈东到了医院才知道,深夜被召集是因为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传入北京。一场氛围紧张的会议后,她迅速投入到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当天晚上,她和同事们对医院暂时闲置的老旧病区独栋二层楼进行了清洁、消毒,摆放好病床和抢救物资。经过一整夜工作,第二天清晨,病房基本可以收治病人了。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吴昊,当时主要负责该院“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佑安医院收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下简称“东直门医院”)和302医院被感染的病人,其中多数是被感染的医护人员。

    2003年3月16日,一位从香港探亲返京的70多岁的高热病人转入东直门医院急诊科,5天后,病人出现喘憋、胸闷、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继而昏迷,病情极度危急,必须进行气管插管。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位患有烈性传染病的病人,急诊科主治医生段力军为他进行气管切开时,病人气管内大量的血和黏液喷了他一身。他没有在意继续进行抢救,整个抢救过程长达一夜。

    段力军最终被感染,后被转诊至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由于病情严重,不幸离世,年仅34岁,留下6岁的女儿。这条传播链感染了东直门医院的16位医护人员,包括段力军在内的两名医护人员离世。

    截至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非典”病例累计5327例,死亡349人,死亡病例中的近1/3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在“非典”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白衣战士迎难而上

    SARS病毒从广州传入北京之后,扩散范围更广,最终北京的确诊病例为2499例,远超广州(截至2003年5月25日,确诊1513例),且北京的重症患者也更多。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当主力军里开始有人倒下,同伴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3年3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那是一个3个月内未出过北京的小伙子,经当时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太生诊断为“非典”患者。医院急诊科紧急改造出一间“两区三通道”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将病人收治其中。尽管协和医院已经非常及时地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是作为“非典筛查专家组”成员,李太生的压力一直非常大。

    2003年3月25日,被确诊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因救治无效,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离世的消息让全国医护人员意识到了“非典”的可怕。后来,李太生曾失声痛哭地对当时医院一同参加救治的专家说:“我们医院要是有人被感染了,就是我们的责任。”

    刚开始,关于“非典”的谣言已经传到了“感染后死亡率百分之百”的地步。顶着这样的压力,吴昊开始了他的工作。马上就要高考的女儿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吴昊了,她在电视上看到爸爸“真的瘦了很多,看起来那样疲惫,声音也沙哑了”。

    陈东坦言,被感染的恐惧她也有过。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是陈东在3个多月抗击“非典”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当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去哪儿取经,只能摸索着来。特别怕哪个环节出错,保护不好大家,发生院内感染。”

    4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4个病区都已开放。陈东亲自挑选的病区护士长被感染了。“接到电话后,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今年8月26日,陈东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件事,已经77岁的她忍不住再次哽咽。

    这位护士长当时已45岁了。在北京佑安医院,护士长一般干到45岁就不再担任该职务,而主要负责护理质控、教学、带教、培训更年轻的护士。陈东找到她承担这项工作时,护士长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护士长特别能干,凝聚力特别强。当大家看到她也被感染,情绪马上就低落了。当时,很多人都掉了眼泪。”陈东回忆说,“我到病房去看她的时候,心情特别复杂,只能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安心养病,医院会尽全力救治大家,也不用担心家里,都安顿好了。”

    回到办公室,陈东心想:“不能这样低沉下去。”于是召集所有护士开了一个紧急会,重振士气。“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倒下,我们心里很难过,但是大家决不可消沉下去。大家有泪可以找我流、有苦找我诉,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被感染的‘战友’才能安心养病!”

    2003年4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亲自到北京佑安医院视察慰问,高度赞扬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面对未知,敢于胜利

    医护人员即使被感染,依旧没有忘记救死扶伤的使命。当时74岁高龄的传染病专家姜素椿已经从302医院退休,且因身患鼻咽癌,呼吸系统的免疫屏障比较脆弱,本来不该再到一线。但是由于医院收治的病人情况危重,“非典”又是新发传染病,医院还是请姜素椿来会诊。姜素椿在抢救病人的一线病房待了近一个小时,后来,病人还是去世了,姜素椿也不幸被感染。

    姜素椿住院后,第一时间和院长联系,提议尝试血清治疗法。血清治疗法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还有可能传染乙肝、艾滋病等疾病。但姜素椿还是主动申请拿自己做实验,“我年龄大了,能够赶上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为降服疫魔做点贡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愿为‘非典’治疗蹚出一条路子!”

    3月22日,“非典”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注射进了姜素椿身体里。经过23天的住院治疗,姜素椿出院,为治疗“非典”患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案。姜素椿住院期间,写了9篇共5万字的文章,分享自己的传染病学知识和相关治疗建议,其中《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

    与传染病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太生,对传染病特别敏感。早在2003年1月底,“非典”疫情还没有进入北京的时候,李太生就和广州负责诊治的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当时他初步判断,这个疫情有可能会传到北方。于是,北京协和医院提前开始了准备工作。李太生回忆说:“根据广东的经验,当地需要什么,我们就买什么,包括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和药品等。”

    2003年3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首例“非典”病人来到急诊科就诊,李太生了解到,这位病人的妈妈3天前已经因发热合并肺炎,住进北京辅仁医院。妈妈生病之前,一直在301医院照顾肺癌晚期的爸爸,3月7日前后,病人的爸爸在301医院因癌症合并肺炎去世。

    巧合的是,3月7日,李太生正在302医院参加一位博士生的答辩,也就是当天,301医院把无法收治的“非典”病人转到了302医院,李太生对这几个病例有印象。他分析说,病人的爸爸很可能就是因感染“非典”去世的,因为症状相似。结合这些经验以及病人的症状,李太生和其他专家及时确诊来到协和医院急诊的病人是“非典”病人,并对病人进行了隔离,从而避免了院感事件的发生。同时,他们把在北京辅仁医院住院治疗的病人妈妈也收入协和医院。

    从那个时候开始,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就分成了两个区,一个区专门收治“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例,按照传染病病房规定建设,疑似病例单人单间隔离;另一个区收治急诊科其他病人。与此同时,组建了老、中、青三代“非典”救治医疗团队,当时李太生40岁,属于中间梯队的二线专家。

    李太生回忆说,当时没有诊断标准,核酸、抗体检测也都没有,甚至直到4月中旬才确认了引发疫情的是病毒(此前认为是衣原体——记者注),医生只能根据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判断,包括急性发烧、白细胞不高、肺部炎症、抗生素无效等。

    随着病人的不断增多,北京协和医院临时建立的“非典”病房眼看就要住满了。李太生记得当时是最难的时候,一方面新病人不断增多,另一方面还没有病人治愈出院。在这种情况下,4月下旬,与北京协和医院同属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也开辟出了收治“非典”病人的专科病房以缓解收治压力。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规范化收治“非典”病人。4月下旬,历时7天7夜,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医院建成。5月1日,首批156名“非典”患者从北京市15家医院转入小汤山医院。5月2日,北京单日新增“非典”病例数终于跌破100大关。

    2003年5月12日,一个特殊的护士节来临。北京佑安医院邀请了治愈出院的“非典”病人回到医院和护士们共同庆祝护士节。陈东记得,当时护士们都认识病人,但是病人不认识护士,因为护士在病房护理病人时都戴着口罩、防护眼罩等,直到护士开口说话,病人们才通过声音认出了照顾自己的人。

    这一天,陈东和其他护理人员重温了护士的宣誓词,誓词的最后增加了一句:“要为传染病护理奉献终身”。

    1983年,我国开始有护士荣获南丁格尔奖,这项奖每两年颁发一次。2003年,包括陈东和已经去世的叶欣在内,我国共有10位护士获此殊荣,是目前为止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届。

    2003年6月24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北京地区的“旅游警告”,并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疫区名单中删除,北京抗击“非典”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被凝练成抗击“非典”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崇高品格中的重要内涵。

    在抗击“非典”疫情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医护人员,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新世纪最可爱的人。

    从战胜“非典”到抗击新冠

    17年后,当人们对“非典”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与SARS病毒相似的新型冠状病毒又悄无声息地在中国传播。医护人员再次化身白衣战士,投入到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护士李晓霞在抗击“非典”一线连续作战40多天,当时她23岁,第一年参加工作,每天用的是煮沸消毒的棉纱口罩,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晓霞并没有觉得很害怕。

    2020年,已经成家的李晓霞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压力反而大很多。她说可能是因为身处外地,未知因素太多,也会考虑到家庭。北京协和医院在武汉承接的病区,专门用来收治重中之重的患者,李晓霞去的时候32张病床几乎都收满了,有28名病人已经使用了呼吸机。

    57岁的李太生,本来已经超过了去武汉一线抗击新冠疫情的年龄,但是他主动请缨,其中一个理由是,作为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他在传染病救治方面经验丰富,当年全程经历了抗击“非典”的过程。2020年,李太生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再次投入战斗。

    谈及去武汉的原因时,李太生坦言,有一个原因他没和医院领导说,就是作为一名一辈子都在和传染病打交道的临床医生,当发现了一种新的传染病时,“如果不去现场看看病人,不去琢磨琢磨新的治疗方案,真的是说不过去”。

    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携手援鄂,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并且没有一名医护人员感染。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说,广大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邹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