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9月4日,一场被誉为“军事领域的奥林匹克”的“国际军事比赛”在新疆库尔勒举办,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埃及、乌兹别克斯坦、委内瑞拉、越南7个国家的300余名军人在茫茫戈壁展开沙场竞技、巅峰对决,为全世界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军事盛宴。中国参赛队在激烈比拼中,共夺得8个单项第一、3个团体第一,囊括了库尔勒赛区3个项目的全部金牌。
赛场硝烟散去,留下诸多思考。正如一位指挥员所说,赢得冠军、获得奖牌固然可喜可贺,但保持清醒头脑更为难能可贵。“要想制胜未来战场,就必须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真正把赛场领先转化为战场领先,把比赛优势转化为作战优势,使赛场金牌变为胜战王牌。”
拿到冠军只是起点,战场打赢才是目标
单组赛第一、射击赛第一,接力赛还是第一!刚刚过去的几天对“安全环境”项目参赛队员、陆军第81集团军某合成旅上等兵刘顺来说,可谓刻骨铭心。出生于1998年的刘顺是中国二车的车长兼侦察员,也是所有参赛队员中军衔最低的战士,第一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他,经过与战友的密切配合,包揽“安全环境”项目3个单项冠军。
冠军来之不易。备赛期间,他和队友们天天泡在训练场,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毒服练习观毒、判毒和侦毒,每天坚持提前1小时起床,主动加练体能,每一道障碍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让他磨坏了4双作战靴、数套迷彩服和防毒服。长期据枪、捏握把,他的中指、食指前端关节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拿到冠军只是起点,我更看重的是将来在战场上准确侦毒判毒,保护身边战友的安全。”比赛结束,23岁的刘顺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出的话,多了一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难能可贵的清醒。
“成绩永远代表过去,更多的还是要检讨反思,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安全环境”项目比赛结束后,教练员段小虎表示。
赛场如战场,战训一致才是取得战场制胜的“入场券”。只有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按照打仗逻辑设计比赛项目和评判规则,把赛场看作是一块“磨刀石”,把“像打仗一样训练”落实在行动中,才能促进练兵备战向深层次发展。
笔者在“安全环境”赛场采访,教练员宋伟介绍,今年“安全环境”项目比赛规则有了新变化:在化学侦察作业区,将往年发放的12支侦毒管减少为9支,这就要求侦察员在没有任何富余侦毒管的情况下,完成对随机布设的毒剂种类判别,一旦有失误将无法完成判毒;在辐射侦察作业区,按往年规则规定,距离放射源5厘米内贴标识牌都算正确,今年要求必须精准覆盖,只要标识牌与放射点没有重合即为错判;车辆限宽门障碍的宽度由以往的车宽加60厘米调整为车宽加20厘米,通过难度更大了……
“这种调整变化,在整个‘国际军事比赛’赛场是一种常态。”在“苏沃洛夫突击”赛场,裁判长助理吴学平介绍,随机出现靶标的显靶时间由固定的8秒变成6至8秒这样一个区间,极大地增加了射击的难度。
一位参赛队员坦言,面对不断变化的赛场,刚开始心里确实有过“不适应”的想法,主要担心拿不到好名次。但赛前训练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仅仅将目光盯向赛场,却忘了赛场最终的指向是战场,赛场设置越是不断改变,越有利于摔打部队。
事实上,国际军事比赛很多项目、规则的设定和修改,都是着眼战场所需,并融入了各方在战场上的实战经验。正如库尔勒赛区中方领队刘立峰所言:“比赛项目和规则最初的设定,以及后期的调整,都是从实战出发。”
把国际赛场当作实战化练兵的“试验场”
“国际军事比赛”是一个检验场,更是一块“磨刀石”。
8月30日,“苏沃洛夫突击”单车赛第三轮开战,炮长刘博洋和战友们作为第一个车组出场。赛道上,战车卷起沙尘,像一头发怒的猛虎向前冲去。越障,一分没扣;射击,发发命中;冲刺,刷新了最高时速!最终,刘博洋车组用教科书般的动作,以15分31秒43的成绩打破赛事纪录,成为冠军车组。
“‘苏沃洛夫突击’比赛集快速射击、驾驶越障、班(车)组协同一体,项目设计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比赛间隙,项目裁判长助理杨超上校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越障高度设为战车性能峰值、涉水深度接近装备极限、靶标距离几乎是武器最远射程……可以说,‘苏沃洛夫突击’项目设置的目的就是检验人与战车的作战能力极限值。”
承办赛事的库尔勒某训练基地,地处大漠戈壁腹地,在2880平方公里的场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能为战术训练提供多维逼真的战场环境。
向极限训练要战斗力成为中外参赛队每名队员的追求。笔者了解到,小到每个人上车的路线及动作,大到每个障碍的最佳通过方法,队员们都在反复研练,目标是达到人与战车、人与枪炮、车与赛道的完美结合。
“人与装备实现最佳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战斗力。其实,夺第一的秘诀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练’字。只有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靠着双手与钢铁之间建立的感情,才能练出拿第一、能打赢的硬功。”和李夏颖握手时,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满手的老茧。
“我感觉,今天的比赛就是一场考核,是对我们平时训练水平的一次检验。”在车长张洋看来,“国际军事比赛”是和平时期检验军事训练水平的一把尺子和一面镜子。“只有平时练出‘肌肉记忆’,把每一项作战技能练到‘炉火纯青’,才能在战时将人的潜能和战车性能发挥到极致,实现‘打赢’这一终极目标。”
“战训一致、人车合一”这些道理,并非只有中方参赛队员懂,其他国家的参赛队员同样明白。一名赛事组织者讲了一个故事:赛前,俄方装备通过铁路运抵库尔勒车站后,先期乘军机抵达的俄方参赛队员来到车站钻进自己的战车,随平板车一起“摩托化”进入赛场。他们解释说,军人就要随时和他们的装备在一起。
“只有平时多挑战极限,战时才会多一些战胜敌人的底气。”站在步战车前,车长张洋说,赛场的终点是战场,只有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让训练走在打仗前头,才能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权。
学习别人的长处,贡献自己的绝招
“这不可能!”一次适应性训练结束后,俄罗斯“安全环境”项目领队瓦西里耶夫·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少将提出质疑。他从毒剂的反应时间、观察、判断、记录等环节用数据分析了我军参赛队员不可能仅用20多秒就能完成随机设置在50米道路上的3种毒剂的判别。
此时,“安全环境”项目裁判长助理冯正超没有过多解释。他让俄军参赛队教练员随机布设毒剂,同时请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现场录像,而后找来替补队员在同样的赛道上进行侦毒,结果耗时仍为20多秒,准确率百分之百。
事实面前,各国参赛队员惊讶地鼓起了掌,但他们心里又有一个更大的问号:中国参赛队员是如何做到的?
“秘诀就在于第一步观毒!”该项目侦毒专业教练员宋伟介绍,他们在训练的时候会把3种毒剂布设后每隔5分钟呈现的状态拍成照片,打印出来让队员强化记忆,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在赛事要求时间范围内布设的毒剂,我方队员都能第一时间通过观毒判明毒剂种类,大大缩短了甄别毒剂的时间。
之后,他们把这一方法教给了外军队员,外军参赛队的判毒时间也从原来的3分多钟提高到1分钟以内。训练结束后,他们不禁朝中方教练员竖起了大拇指。
“国际军事比赛”是中国军队开门练兵的重要平台,前来参赛的外国军队,有的经过实战历练,有的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他们在赛场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人还没进场,防毒手套就练坏了几双!”刻苦训练的乌兹别克斯坦参赛队员就给冯正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全环境”项目要求参赛队员全程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毒服进行越障、驾驶,对人员的体能、技能要求非常高。适应性训练开始后,乌兹别克斯坦参赛队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由于场地训练时间有限,队员们就躲在房间自己练,没过几天,防毒手套就被磨破了几双。
备赛期间,白俄罗斯参赛队员有个习惯,每过一个沟坎、每打一次实弹,都要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白俄罗斯教练萨维科·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中校介绍,训练时他都会带着一份表格,用于记录参赛车组通过相关障碍的时长,凭借这样的数据,他们的训练成绩提升很快,这种数据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裁判长助理吴学平告诉笔者,俄罗斯参赛队进入赛场后几乎都能在3分钟之内展开训练,“这说明俄军在训练准备和精细化训练方面做得很好,由于经过多次实战检验,从俄军参赛队员身上我们能够获得不少实战化练兵的有益启示。”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
自“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开赛以来,不论3个项目的赛况如何,各国参赛队之间总是会为选手加油、鼓劲,也会为他们的精彩表现点赞。
“晴空”项目组织计划办公室主任王书岭介绍,为了让各国参赛队有更好的比赛成绩,陆军专门组建了由院校专家、专业技术能手和教练员组成的培训组,对各国参赛队员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辅助,帮助各国参赛队员熟练掌握武器装备操作技能。
场上激烈竞争,场下互学互鉴。从装备抽签、交接到后勤保障,从熟悉赛场到学习赛事流程,从授课讲解到切磋交流,各国参赛队都在互帮互助,“交流、友谊、合作”成了此次比赛的关键词。
“谢谢中国准备的生日蛋糕,这样的生日很有意义!”前不久适应性训练期间,白俄罗斯队就收到一份惊喜:中方为即将过生日的几位白俄罗斯队员举行了一场集体生日,精心准备的晚餐与生日蛋糕,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温暖。
8月27日,在文化交流中心的中国馆里,一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参观人员站在VR试衣镜前,不断“试穿”中国各类传统服饰,还用手机一一拍照留念,周边的队友跃跃欲试,场面热闹非凡。“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令我印象深刻,我们正在向中国学习。”委内瑞拉参赛队员萨尔瓦多中尉在参观中国馆后深有感触地说。
在其他国家的展览馆内,俄罗斯的套娃与陶瓷摆件、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刺绣和陶瓷盘子……各国各具特色的展品让前来参观的人们流连忘返。
陆军承办“国际军事比赛-2021”新闻中心主任曹景军说,通过“国际军事比赛”这样一个沟通交流平台,可以进一步促进各国军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军队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