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在青藏高原,不少工程建设要为生态“让路”。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车站站长张强说,铁路施工过程中,会把途中遇到的绿色植物暂时移植,工程结束后重新栽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边防团战士庾永杰告诉记者,当地修路前会事先考察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和迁徙廊道后再进行设计。
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格外偏爱。这片有着“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的土地,是世界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珍稀宝贵的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在这里,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两难”问题始终存在。
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沿着G219国道行进,高原秘境苍茫无际,极目望去,山脉连绵起伏,湖水澄澈。但由于降雨少、干冬极寒,这里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植物生长,以至于阿里地区噶尔县园林绿化局局长熊应龙经过数年选种培育,“像养娃娃一样”悉心照料,才终于让海拔4300米的土地上萌生出一抹绿意。
2020年,西藏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这个数字来之不易。
拉萨5年来通过水系修复、绿色围城等项目,才让绿化面积增加了252.7平方公里,实现了海拔3900米以上山体人工造林零的突破;西藏首条环保型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在施工时注重野生动物保护,采用弃渣科学处置等技术,减少施工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并利用高寒种植和滴灌技术,打造绵延数百里的绿色走廊;在我国平均海拔最高地区之一的那曲,畜牧业是重要产业,当地尝试用集约化养殖取代传统散养,以达到草畜平衡以及保护草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位于冈仁波齐山脚下的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每年会吸引大批朝圣者和游客。在这里,藏族女孩次仁罗宗向记者介绍了一家特殊的“银行”。当地给原住民和游客发放环保垃圾袋,制订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规范流程,组建神山环卫队,游客将景区垃圾交付到“垃圾银行”后,可兑换旅游纪念品。2018年以来,当地旅游局和环保局总共发放环保袋8万多个、礼品10万多份。
截至2020年,西藏累计投入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达814亿元。西藏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今,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自2004年至2014年,西藏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24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07万公顷。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7%。
西藏正在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里将建设成为国家清洁能源接续基地,目前,西藏的清洁能源已达到发电装机容量的89.09%;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34%。最近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从50.19%提高到96.28%。与此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正持续推进,薪柴替代、厕所革命等项目相继实施,绿色生活正成为这里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