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城市该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  |  2021-08-12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对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联,严谨的科学家们往往使用保守措辞。但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8月9日发布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史无前例地一致指出,人类活动与气候危机之间有着“毫无疑问”的联系。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广泛而快速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不可逆的。

    这份长达3500页的报告,是多国科学家近10年的研究成果。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导致全球气温比前工业时代上升了1C°,现在正迅速逼近1.5C°——这是《巴黎气候协议》制定的气候警戒线。即便全球碳排放量从今天开始大幅下降,气温增幅仍然会一路突破1.5C°大关,过段时间才会停止攀升、掉头下行。

    气候数值的细微波动,对全世界造成的影响也是重大的。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热浪和暴雨变得越来越频繁,强度也不断突破极值,影响了欧洲、北美、非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过去每10年发生一次的干旱,现在增加了70%;飓风发生的次数增加了66%。

    未来还会更糟。以热浪为例,过去每50年发生一次的极端热浪,如今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如果气温增幅达1.5C°,10年周期会缩短为5年;如果气温增幅超过4C°,那么,人类每15个月就会经历一次过去一辈子才经历一两次的气候噩梦。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远不止热浪——它让冰川加速融化,抬高了海平面,降低了海水的酸碱值和含氧量;它加剧区域内水循环,带来更猛烈的降雨和更严重的干旱。

    多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

    近日在世界多国接连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印证了上述报告的论断。

    今年夏季,美国西部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浪笼罩之下。热浪让空气和地面变得极度干旱,引发了加州史上最大的火灾。山火烧了三周,吞噬了1800平方公里的山林,摧毁了400多座建筑,造成20多人失踪。根据加州消防局的记录,该州史上最严重的10起火灾中,有6起发生在2020年和2021年。这表明,极端天气正让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大。

    在欧洲,致命洪水刚刚退去,野火又开始肆虐。30年来最严重的热浪席卷了希腊,45C°的高温,让希腊人引以为豪的珍稀原始松林变成了易燃易爆的“火药桶”。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说,过去一周“希腊的各个角落”一共发生了586起火灾。由于无力应对如此大规模的火情,希腊不得不向其他国家求援。

    就连常年被寒冷笼罩的一些地区也在承受热浪侵袭。据英国《卫报》报道,西伯利亚东部的雅库特是俄罗斯最寒冷的地区之一,但现在,延续数周的野火已让该地区340万公顷的冻土层化为焦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图像显示,火势越烧越旺,烟雾拖曳3000余公里,在气流推动下蜿蜒抵达北极上空,这种现象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

    应对极端天气比减少碳排放更紧迫

    设想一下,如果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在将来成为一种常态,我们熟悉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

    在极端高温的炙烤中,公路路面会像液体一样融化,火车铁轨会像面条一样扭曲变形;海平面上升迫使越来越多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迁徙到其他地区,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恶劣天气导致能源供应系统无法稳定运转,断电、停水、停气成为家常便饭;出行更频繁地受到影响,道路被封闭,航班被叫停;越来越强的降雨不断冲击现有城市防汛系统,“洪涝”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熟悉的词汇……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目前人类应对全球危机的焦点,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如何使社会免受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带来的破坏,仍然是个空白领域。实际上,学会与极端天气相处,是比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更迫在眉睫的课题。

    为此,有专家提出了“气候韧性城市”的概念。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其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方式可以适应变化无常的气候,能经受极端天气造成的破坏或从中迅速恢复。在抵御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过程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是基础设施。

    有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作了尝试。为防止高温导致铁轨变形,日本铁路公司(JR)将其铁轨的最高承受温度标准从60C°提高到65C°,还研发了一种能检测出潜在裂缝的维修车。中国香港经常受到热带气旋的袭击,为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暴雨和次生灾害,香港渠务署推出“海绵城市”排水系统,将庞大的排水隧道与蓄洪池相结合,增强了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古人智慧值得借鉴

    对于“韧性城市”的概念,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更像一种应对气候灾害的综合理论,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可以说,全球还没有一个城市能达到‘安全城市’的理想标准。”他说。

    万艳华指出,对现有城市而言,保护“生命线系统”是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时最重要的任务。所谓“生命线系统”,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蒸汽等基础设施,以及粮食和燃油等供应系统等。要提高城市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就必须保障“生命线系统”的正常运转。

    万艳华谈到,各级城市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作为依据。过去,大中城市建设的防汛标准是能抵御“二十年一遇”或“十年一遇”的洪水,小城市的标准是“五年一遇”。如果按照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来修建小城市或干旱城市,其投入产出比无疑是不经济的,也没有必要。然而,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我国也在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标准。以武汉为例,过去按照“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城市建设,现在已经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万艳华指出,极端天气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汛情和火灾两方面,“多雨要防洪灾,久旱要防火灾”。对于即将建设的商业区或居住区,他建议首先从选址入手,“搞清洪水路线、选择较高的设防标准,这是一劳永逸的做法”。其次,在城市周围设置蓄洪区,发生内涝后往城外引流。至于防火,与选址并没有太大关系,“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火灾”,关键是要选择耐烧的建筑材料,并按照相应消防标准规划公共空间。

    万艳华认为,中国古人的智慧值得现代人借鉴。“所谓‘风水’一说,其实就包括了选址这一因素。此外,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都做得很好。以赣州为例,它虽然位于章江和贡江的交汇处,但由于地势高、排水良好,很难被洪水淹没。故宫的排水也做得很好。”

    不过,提高灾害防范标准,须以经济实力为前提。据经合组织估计,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在2016年至2030年间,全球每年需投入6.3万亿美元改进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标准看起来只是个数字,实际工程量和投入成本都会大大增加。”万艳华说。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责任编辑:赵飞鹏,邹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