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何遭遇极端强降雨?中国气象局解析来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7-28作者:赵丽梅 李晨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丽梅 李晨赫)7月17日到22日,河南省出现了极端的特大暴雨,其中个别地区一天下了将近一年的雨。今天在国新办就防汛救灾工作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对此问题进行了解读。

王志华介绍,河南省降雨最强时段发生在7月19日到21日,河南省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各个地市平均降雨量前三名依次为:鹤壁588.1毫米、郑州532.5毫米、新乡467.4毫米。郑州观测到的最大过程累计雨量为993.1毫米;郑州国家观测站最大日降雨量达624.1毫米,接近该站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也就是说,相当于一天下了将近一年的雨。鹤壁市观测到的最大累计降雨量达到1122.6毫米,最大日降雨量达到777.5毫米。在这次特大暴雨过程中,郑州、鹤壁、安阳、新乡、洛阳等19个国家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这次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多、降雨强度大,极端性非常突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王志华解释,究其原因,从大的背景来说,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剧烈程度越来越强。从天气角度来讲,特大暴雨的出现一般要具有非常充沛的水汽,还有持续的、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使水汽遇冷后变成雨滴降落起来。本次特大暴雨的产生就是因为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首先,从水汽条件来看,7月中旬河南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7月18日,西太平洋第六号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由海上向我国内陆输送,为河南本次降雨提供了持续充沛的水汽来源。第二个方面,从垂直上升运动条件来看,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二者中间的低压天气系统一直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低压天气系统利于大气垂直上升运动产生降水,再加上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的地形,对于输送水汽的偏东气流起到了抬升辐合效应,使垂直上升运动更加剧烈,所以降雨也就更大更强。

责任编辑: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