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财政预算的五大特点

中国网   |  2021-04-22作者:袁正

  袁正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21年中央财政预算》。根据《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为118885亿元,比去年增长0.4%。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70.61亿元,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20155.61亿元。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35015亿元,比2020年执行数下降0.2%。剩余约8.3万亿元作为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从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收入数据来看,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良性增长,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这与2020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有关,属于恢复性增长,不代表全年或未来就很乐观。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持续下降,目前保持在15.2%左右,在世界各经济体中是最低的,充分体现了惠企利民。因此,在总量上控制支出增速,可减轻财政赤字的压力,今年的赤字率(3.2%左右)比去年有所降低。

  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有利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支出结构趋于优化。从具体支出类别来看,预算数比上年执行数提高的有国防(6.8%)、公共安全支出(0.7%)、金融支出(0.4%)、住房保障支出(3.9%)、债务付息支出(8.3%)、债务发行费用支出(0.8%)、一般性转移支付(7.8%)、专项转移支付(7.5%)。教育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与去年执行数持平。其他各类支出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支出结构呈现向地方、向刚性支出倾斜的特点,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和公用经费。

  支出更加向地方倾斜。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资金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支出的大头是用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方更大力度的转移支付可以压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地方财政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安全支出适度增长。今年国防支出保持适度增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提高,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时有抬头,我国领土主权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可小视,分裂势力小动作不断。天下并不太平,国防必须强大。保持国防支出合理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也能更好履行大国的国际责任。公共安全支出小幅增长,有利于保障社会和谐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债务付息支出增速较快,债务发行费用支出温和增加,切实控制新增债务规模,有益于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财政支出在住房保障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民生领域保持平稳有增。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群众对教育、住房等民生有更高的需求;前沿科技领域要突破“卡脖子”困境,现代产业体系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公共财政支出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扶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各级政府要节用为民、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责任编辑: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