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伟力

南方日报  |  2021-04-01

  ■谢迪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要求,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进程中形成的精神谱系为滋养,厚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思想家园,强化党员干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

  用百年精神谱系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需要千百万党员干部团结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接续奋斗。这就需要凝聚并形成共同的动力。中国有14亿人口,要凝聚共同的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带领下才能实现。历史充分证明,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是一盘散沙,无法凝聚起民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需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政治核心,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自觉。要形成这种自觉,需要从光辉历程中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崇高精神上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从而在内心深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核心要素和显著特征就是为了人民而奋斗牺牲的革命精神。有了这种为人民而奋斗牺牲的精神,人民群众自然就会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然就会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动力。正因为如此,就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把百年精神谱系的人民至上理念发扬光大,让这种精神理念成为团结人民群众,凝聚奋进新征程动力的思想武器。

  用百年精神谱系淬炼奋进新征程的毅力。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奋斗毅力,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执着品格。用青春甚至生命去诠释和体现作为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的顽强与坚守。这种毅力和执着来自于强大的精神信仰。中国共产党把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诠释和运用到极致。伟大的长征精神完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身体极限的最大挑战和超越,在难以想像的艰苦条件下,朝着自己的目标,朝着胜利的方向勇敢而坚定地前行。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中的这种顽强与执着,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奋斗毅力的涵养与淬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天物质比较丰富、生活比较舒适的状况下,如何培养这种毅力,是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课题。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强化在巨大考验和严峻挑战下的政治定力,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然存在风险和挑战,当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思想准备的重要环节。

  用百年精神谱系锻造奋进新征程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是政党卓越能力的充分体现。这种卓越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就是党的能力生成和提升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员干部确实需要增强本领、提升能力。能力和本领不会凭空产生,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以党的百年精神谱系锻造能力,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党员干部“本领恐慌”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领悟百年精神谱系的实质和意义,用百年精神谱系锻造奋进新征程的本领与能力,是党员干部成长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在学习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践力,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推动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