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堪忧却能当主角?别低估年轻人的鉴赏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3-08作者:任冠青
导读:流量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流量不应成为唯一标准。

明明是让人看了“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演技,却能因流量明星的“光环”不断收到剧本邀约,甚至轻松实现“霸屏”。针对此类乱象,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刘家成认为,影视创作不能低估年轻观众的欣赏水平,盲目选择与角色不适配的流量明星。《山海情》以细节和真情实感取胜,证明了好剧会自带圈粉能力。

近几年,影视剧因一味追逐流量而衍生的怪现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一些流量明星虽面容姣好,却明显与角色气质不符,再加上或浮夸或木讷的“堪忧”演技,以及使场景模糊到失真的厚厚滤镜,让观众看完后直呼“辣眼睛”;一些电视剧热衷于给播放量注水,动不动就点击量破百亿,有的还宣称播放量超过400亿次,让人产生一种“全球人口当观众都不够用”的既视感…… 

而随着“雇水军刷流量40元1万条”等报道的揭露,流量泡沫的真实一面也被逐渐揭开。本质上讲,影视剧唯流量的制作思路,并不是力图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而更多是为了迎合扭曲、功利和浮躁的利益链条。一些从业者所谓“观众喜欢看才制作流量剧”的惯常理由,往往也是对真实市场需求的误读。近几年,不少流量明星加盟的影视剧口碑、收视双双“扑街”的现实,就是市场更趋理性、观众审美标准不断提高的佐证。 

正如刘家成导演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不要低估年轻观众的欣赏水平,他们并不喜欢看虚无的、飞来飞去的(表演)。笔者也注意到,与层出不穷的流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年轻人经常感叹“又剧荒了”的无奈。与其被动忍受“爆米花”影视剧的浮夸尬演,他们宁愿重刷制作更精良、细节更考究的经典老剧。前段时间,四大名著电视剧在b站上线,并轻松实现弹幕层层“刷屏”的现象,便反映了年轻人“宁缺毋滥”的消费心理。

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选择更为多元,视野更加开阔,这届年轻人的观剧旨趣,的确呈现出更讲究、不将就的特点。很多年轻观众不会再“只看脸”,而是更关注作品本身,比如对突兀的、违反常理的情节bug更加敏感,针对一些流量剧传达的白甜宠、歪曲历史等扭曲价值观,也会更具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不少年轻人还化身“考据党”,一个个揪出热门影视剧中的道具“穿越”和台词不当等问题。以为观众不懂就能随便糊弄的做法,也成为年轻观众的吐槽来源。 

年轻人鉴赏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认为请到流量明星就“大功告成”、不管角色是否合适都强行制作的剧作会逐渐失去市场,表演和拍摄上的敷衍,最终也只能糊弄了自己。当然,这也意味着在更加理性、层级更高的观剧标准下,好的作品永远不会被埋没。类似《山海情》《长安十二时辰》等良心好剧,不需要铺天盖地的宣发,自身便有实力和底气在年轻受众中强力圈粉。 

流量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流量不应成为唯一标准。随着观众审美更加“在线”,不顾质量、只看流量的套路只会走向穷途末路。正视市场的真实特点和需求,加强对雇水军刷流量等造假行为的进一步监管,校正“重演员、重流量,轻编剧、轻导演”的不当风气,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沉下心踏实创作,才是对观众的真正尊重。

责任编辑: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