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青年,正在被何种文化氛围环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布达拉宫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直播,51分钟有92万网友“云游”布达拉宫。不只是布达拉宫,网友们还能在直播间“云游博物馆”,欣赏到极少亮相的“马踏飞燕”真品,三星堆的“祭山图玉边璋”。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中华家’这样感人的评论正出自B站的年轻用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导演吕逸涛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国家宝藏》讲述动人的国宝传奇,《典籍里的中国》融合“电视+电影+戏剧”,还是《衣尚中国》将传统服饰融入现代生活,坚实的文化内核都是根本,滚烫的血脉传承感染着当代青年。
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发现,当代青年在汲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机会和舞台,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比如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火爆出圈,“李子柒式”短视频走红海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2035年将建成文化强国。文化强国蓝图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当下的年轻人,又怎样讲述“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染青年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创新,是当代文化蓬勃发展的生命线。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过去两年参与了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录制。“这个节目让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和音乐进行化学反应,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过程当中,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来了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文学美,以及美学之美。”廖昌永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对记者表示,在“十四五”开局起步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应该“觉知、认知、认同”中华文明的灿烂、中华艺术的风骨和中国艺术的精神,“让更多中国青年能够为艺术的光芒开心、欢快起来”。
在吕逸涛看来,振兴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基础和立足点。真正拿得出手的中国优秀文艺作品,无不是立足于文化传承基础上,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最有效的手段。
“文化强国,‘强’的是我们国人的自信,‘强’的是我们对祖先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的是年轻人血脉里中国人的精、气、神。”吕逸涛说。
吕逸涛认为,这两年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之所以受到90后、95后乃至00后群体的广泛喜爱,究其原因,这一代年轻人出生并成长于物质生活逐步富足、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时代,“他们天生自信,对本国文化尤其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好奇心,文化节目固然有引领的功用,但其能够爆发的深层要素,还是在于恰逢其时地满足了广大青年受众的精神渴求”。
主旋律精神内核凝聚青年
近年来,部分扶贫题材影视剧、奋斗主题年代剧开始“霸屏”,收获高口碑和高收视率,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和喜爱。主旋律故事,正滋养着当代青年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我理解这个‘讲’包括用文艺作品讲好脱贫攻坚极为丰富和感人的故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这些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积极深入生活,走向脱贫攻坚的各个战场,在那里感受真人真事,抒发真情怀,创作了大批反映脱贫攻坚的文艺作品,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个政党一刻也离不开精神的滋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更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力于让手里每个雕塑都成为时代的坐标。今年全国两会,他在提案中提出,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依托丰富的历史素材,运用绘画、雕塑等形式再现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优秀党员,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如何与当下年轻人进行更紧密地联结?吴为山提出,要运用先进展览方式和传播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手段,增强经典美术作品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中国文化“出海”振奋青年
近年来,中国文化借助文学、影视、网络产品等多元形式,跨出国门,走向海外,“国剧出海”“国漫出海”“网文出海”……都成为文化圈热门事件,也在激活当下青年的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影视剧、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
根据《2020网络文学出海发展白皮书》,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朋友圈”,迎来前所未有的拓展。起点国际自2018年4月开放海外创作平台以来,至今吸引了海外超10万名创作者,创作出网络文学作品超16万部。
在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看来,“网络文学自出现之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它们或从远古神话中获得灵感,或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或基于悠久的中华历史展开想象和演义”。
潘凯雄表示,这类网络文学作品有的被改编成影视剧后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力,比如《庆余年》小说的累计点击2000多万次,同名电视剧的总播放量高达160亿次。“此外,网络文学平台还承担着传统文化经典推广的作用,经典作品在用户数量以亿计、通俗大众化的数字阅读平台上发布,这无疑将使其触达更多读者,对文化经典传承大有裨益”。
徐西鹏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礼治精神、包容精神需要随物质文化载体一同出海,比如传递爱国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红海行动》,体现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流浪地球》。“我们要抓住机遇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展现变化发展的中国。”徐西鹏说。
徐西鹏觉得,文化出海过程中还要充分抓住科技元素,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方式给传统文化的“出海”旧貌换新颜,比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全景虚拟漫游莫高窟,“考古盲盒”的海外流行等,要让传统文化“出海”的同时,让世界感受中国科技的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