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2018-11-05来源:坤哥007 作者:张坤

    Topic:“进博会”坤哥初探印象(三)

    论坛现场。张坤/摄

    看得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得到多远的未来。

    这是在今天下午召开的虹桥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上,令我最深的感受与思考之一。

    “我们不能只关心眼前的储蓄、消费和GDP,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要关注社会平衡和公平增长,这是开放经济的一个深意!”

    波兰前总理科沃德科。张坤/摄

    波兰前总理科沃德科幽默地说:我本来是名科学家,虽然自己有很多头衔,但今天是以媒体与智库专家身份发声的,对于开放型世界经济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担起我们共同的责任。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和科沃德科的观点异曲同工。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张坤/摄

    如果20世纪是贸易时代,21世纪初是投资时代,今天就是伙伴关系时代。“一带一路”正是建立新型开放型世界经济伙伴关系的一个典范。

    这些观点,也印证和呼应了论坛上,中方领导人“媒体与智库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希望和期待。

    彭博社总编辑米思伟回忆起23年前彭博社进入中国时,自己还是上海的一名学生,几十年来彭博社见证和报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各种奇迹,一些细节令人难忘。比如央行行长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各方关注的明星,就说明了中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这一点。

    同时,米思伟结合历史教训告诉大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曲折和艰难是正常的,现在出现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乃至民粹主义,值得警惕。

    “上午听了习主席开幕式上的讲话,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除了通过记录、解释帮助人们赚钱,还要警示失去全球化会失去什么,要明白,面向美好世界,我们要真正追求获得什么!”

    米思伟从加强媒体间的沟通解释、如实报道信息、公开信息数据、推动理性主义等专业角度,阐述了媒体责任。

    日本经济新闻社会长喜多恒雄举了收购《FT》等媒体的案例,表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需要一边学一边做。坚持“中正、公平、冷静、客观”原则,坚持“更加开放的全球化运行”共识,消除信息传播的不平衡和垄断,消除经济不对称壁垒,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客观、更有价值的信息。

    “开放的世界离不开开放的中国,作为邻国和朋友,日本也需要共同推进新型开放型经济!”

    论坛现场。张坤/摄

    在中外媒体负责人和智库专家的精彩对话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落在了更具体的一些点上。

    比如聚焦研究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比如要更加务实地建立跨国界电子商务新规则;比如推进WTO的改革,保证各方的责、权、利更加清晰与合理;比如越报道好细节,越能更加精准定位,比如跨越边界,消除壁垒,更好实现经贸、信息和思想的自由流动,比如不断报道全球化利于消除贫富差距,等等。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认为上午开幕式上几位外国领导人和专家的发言,与习主席的讲话精神是一致的。他以世界银行行长介绍曾去贵州考察、认为中国脱贫经验值得世界学习的故事,结合自己曾在贵州大山里工作的经历,谈到开放是大山里走出来的进步,回到山里的封闭是文明退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外语频道总监江和平介绍了央视特别重视经济财经全球化报道,开辟了美洲版、欧洲版等服务不同用户的差异化版本,加强与全球财经媒体合作,在理性客观的报道、对话、辩论、诠释中呈现更多精彩的内容。

    《财富》杂志主编感慨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5次财富论坛,任何一次报道和交流,都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财富》十分注重讲故事,比如中国许多脱贫攻坚的故事,正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呈现。

    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多的论坛,是此次“进博会”最重要的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平行论坛之一,有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几百名领导人、媒体与智库老总、专家参加了今天的论坛。

    在现场,我即兴记录了一些论坛上的思想和信息碎片,不一定完整,但对我们这些正在加速推进融合改革的媒体人,无疑也是一种自我鞭策: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那片大海上的瞭望哨,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开放是当代中国鲜明的标志,是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主动面向市场的对外开放。

    论坛最后一个议题,落在了媒体可以大书特书的标题上: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发展!

虹桥国际经贸论坛提示牌。张坤/摄

【编辑:张胶】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