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重阳敬老”上了青年报头条

2018-10-17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坤

--- 第 686 期 ---

2018/10/17

Topic:重阳快乐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让老年人更好融入现代社会。

扫码阅读《让老年人更好融入现代社会》

    这是今天中青报的头版头条评论。近日,中青报·中青在线“走心”推出全媒体精品报道——重阳敬老。

扫码体验H5作品

为什么以青年用户为主的中青报·中青在线,如此重视关于“重阳敬老”的报道?

这不仅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重,也是对推进更加公平、平等、文明社会的努力。

每一位年轻人都会走向老年,每一位老年人都曾年轻。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重阳节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维系,也对保护老年人各项权益具有深远意义。

比如,互联网技术极大地便利着人们的生活,老年人却因为学习能力下降等原因,经常难以享受这种便利。前不久,黑龙江鸡西一位67岁的老人在超市购买水果,被收银员告知不收现金只能用微信,发出“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啊”的质问,无疑代表了部分老年人愤懑的呐喊。

我们不能要求高速发展的技术“等一等”老人,但技术理应对不同社会群体拥有普遍的亲和力。

这不仅是不让老年人“掉队”,也是让年轻人更有智慧、情怀和能力,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与成长中。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让老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就是不让老人在时代潮流方向上掉队。

正如日前中青报记者的报道《敬老岂止在重阳》中所言:敬老不仅体现在节日,更应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敬老,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孝,不仅对自己家族的老人,还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体现在家庭,还上升到国家层面——《孝经》中说,“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当代社会,老人也许不像年轻人那样娴熟于科技,但他们是记忆的宝库,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应该认清老人这种特殊的文化价值,他们是社会发展接力的上一棒,其经验和智慧值得年轻人学习。”

这不仅是拾起一个古老的记忆,也是更加虔诚地、充满理想之光地走向未来。

那些重阳节敬老诗句,让我们温喛。比如“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比如“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文森《九日》

那些微信圈里的问候、互敬和分享,那些敬老爱老的善言善行,都让我们在内心深处那片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时,心生敬畏和大爱,心生惭愧和反省。

在知行合一的重阳敬老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了些什么呢?!

附:重阳敬老诗句

1)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4)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5)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 杜甫《九日寄岑参》

6)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7)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8)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9)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0)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 潘希白《大有•九日》

11)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2)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3)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4)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编辑:贾志强】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