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身边事 居民共享共治成果

2018-07-03来源:北京晨报网 作者:王萍

  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左三)向辖区居民征求身边环境改造意见。

  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  

  东城区的龙潭街道地处老北京内城的东南角,土生土长的老南城街坊邻居、平房胡同的老城区建筑肌理,都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和风土人情。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积年累月形成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而如今的龙潭街道,违建拆了、道路宽了,腾出的空间成了居民休闲的小公园。已经在全市推广的“小巷管家”也是从这里发起,居民在家门口“做身边事、叙邻里情”,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共同治理的成果。

  昔日“脏乱差”变东城首条“十无”小巷

  3.06平方公里的龙潭辖区,集中了大片的老旧小区和小街小巷,居民身边的空间长期被杂乱的电线、坑洼的道路、废弃物件、垃圾广告和乱喷乱涂侵占,本应休闲安逸的老城,因为管理和配套跟不上时代要求,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整治之前的夕照寺西里就是集多种问题于一身的老旧小区的典型。这里大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简易楼和木质屋脊的筒子楼林立,私搭乱建众多,产权单位弃管,一套两居室往往住着两家人、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的情况很多。街面几乎全是“开墙打洞”的违章饭馆、小卖部,煤气罐、垃圾桶占道,晚上尤其嘈杂,安全隐患大。3米多宽的小巷,占满了无照经营的蔬菜水果摊,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拥堵,加上无序停放的汽车、自行车,即使居民想出来转转,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说,自己都不好意思邀请亲戚朋友来串门,因为门前的环境太差了。

  “历史遗留问题不能再留到今天了。”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对于辖区的整治提升,正是拿这一片区的“脏乱差”开刀。她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商讨整治提升的步骤和方案,反复召开风险评估会,考察实际操作的可行性。2016年,街道以“剥洋葱”的方式,用7个月时间分7次拆完了整个小区里的297处、4675平方米违法建设,封堵了19处、410平方米“开墙打洞”,把之前3米宽的街道拓宽到10米。

  为了让这片曾经“脏乱差”的区域更有家园的味道,街道还利用“居民议事厅”和“开放空间”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后,曾经占道的垃圾桶和蔬菜水果摊变成了花箱和便民座椅,凌乱的架空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路灯和监控设备,大片的违建变成了休闲广场和“口袋公园”。同时,老小区还引进物业管理,新增了94个停车位,往日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路平、水通、灯明、草绿、花香,以前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还成了东城区首条“十无”小巷。

  2017年,龙潭街道整治提升的范围扩大到光明等社区,杜娟带领街道全体干部啃“硬骨头”,全年拆除违法建设738处、2.3万平方米,是过去五年拆违总量的1.4倍。

  “两代表一委员”“双报到”党员将纳入小巷管家

  “龙潭以建成区为主,有297栋楼房,其中1980年以前有170栋,将近60%,另外有88栋合居楼,涉及1593户、4047人。”对于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来说,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每个数字都对应着下面详细展开的细化内容:哪些楼房有着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户有孤寡老人困难群体……详细展开的话如同一大幅树状图,枝丫无数,而她对每个细枝末节都了然于心。

  2016年,在街道落实市、区街巷整治任务和“街巷长制”的过程中,杜娟发现街巷环境整治任务如果仅依靠街巷长,在及时准确地发现环境问题、跟踪反馈居民需求方面存在短板。“我们的秘密武器是居民。”她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从这一角度切入,不管是疏解整治促提升,还是加强社区治理,“居民自治”成了自然而然的“选项”,“小巷管家”也就应运而生。所谓“小巷管家”,就是把街巷当成“家”来经营,每一名居民都能参与街巷的治理,把家门口的事“管”好,促进“家”氛围的营造。

  去年4月25日,街道举行“小巷管家”招募启动仪式,地区党员群众踊跃报名,147人成为辖区10条主要大街、86条小巷的“小巷管家”。他们怀揣着“巡、访、做、报、记、刷”六字真经,巡访地区大街小巷,随手解决或协调各类事务。居民认领家门口的街巷,主动参与治理,实现自己的事自己管、自己想、自己做,增强了家园意识和归属感、获得感。目前,“小巷管家”已经走出龙潭,向全市推广。

  现在,“小巷管家”有了“升级版”——“小巷管家团”。管家团的成立和团长的推选由居民和“小巷管家”决定,充分体现居民自治。杜娟说,截至目前,龙潭街道已经成立了“安居友邻”、“家门同心”、“明院花香”等13支管家团,成员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共同商议,负责相邻几条小巷区域内的治理,完成了从个体到团队、从收集问题到协商议事、从环境整治到社区自治的转变。

  “今后打算在前期基础上,再将‘两代表一委员’和‘双报到’在职党员纳入进来”,杜娟说,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地区的资源,发挥党员的作用,不断扩大“小巷管家”的覆盖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真正在基层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

【编辑:唐红】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