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科技和艺术,就像谈恋爱

2018-03-07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报旅游周刊 夏瑾

  以“A New China?”(新新中国)为主题、由牛津学生主办的“2018牛津中国论坛” (OCF)于3月3日-4日在牛津大学举行。

  本届论坛围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创造”、“中国智慧”与“共享经济”等热点话题,探讨了当代中国如何将东方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创新结合,如何迎接世界范围内新的挑战,以及如何与国际社会共同寻求长远发展等问题。

  论坛不仅涵盖国际关系、商业创新等热门话题,还涉及文学翻译与传播、艺术、偏远地区发展、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等多个领域,对当下中国社会现状进行了剖析,对中国发展前景以及对国际世界的贡献进行了展望。

  与会嘉宾包括包括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Rana Mitter,牛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Michael Wooldrige、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守英等学者,严歌苓、冯唐、金星、徐冰等文艺界人士,Sinica Podcast创始人兼百度前国际媒体公关总监郭怡广等企业家。共28名嘉宾分别参与了各分论坛的讨论。

  艺术家该如何应对新科技的挑战——听听徐冰和金星怎么说

  在“2018牛津中国论坛”之艺术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中国艺术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自身使命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科技发展是否会对艺术领域产生影响?艺术家该如何应对新科技的挑战?——在谈到这个问时,徐冰表示,我们都承认科技将会对未来的艺术产生影响,所以很多艺术家尝试使用高科技来进行艺术创作。但是在目前的科技艺术的作品展示中,很难找到真正有份量的科技艺术作品,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科技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艺术。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一个要命的考验。

  想看完整视频,就用力戳这里吧

  在金星看来,科技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不矛盾,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是一个距离把控的问题。科技可以让艺术家在创作中有更多的选择,但它永远替代不了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交响乐、歌剧、舞蹈,这些艺术必须去剧场里观看,才能产生化学反应。从电视电脑的影像上看舞蹈表演,只是信息的传递,只有在现场观看你才会真正被感动。科技也代替不了艺术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不能因为科技的便捷而被忽略,就像摩天大楼不能没有楼梯,科技只是提醒我们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注入了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作品。

  想看完整视频,就用力戳这里吧

  牛津中国论坛是一个由由牛津大学学生组织的年度大型论坛,此前已举办四届。OCF不仅着眼于展开关于中国的深度学术讨论,更聚焦在汇集东西方各界人士,展开全面的交流。论坛致力于促进西方各界人士了解当代中国、倾听中国声音,也力图增进中国人民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推进东西方国家间的互通和合作。

  作者: 夏瑾

  图片: 夏瑾

  视频:夏瑾、田名君、李嫣然、赵兰馨

  编辑:张娟

  转发请扫描下方版权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