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暨南大学校园媒体谈媒体转型和评论写作

2017-12-28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吐槽青年 曹林

  摘要:接受暨南大学校园媒体采访,回答了学生记者关于新闻和评论的一系列问题。

  吐槽青年出品

  1.作为中青报评论员13年,经历了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和新媒体的兴起,您认为在两个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写作有不同吗?

  在我看来,99%应该是相同的(1%是表达的语态),评论总要基于事实,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后说利害,要基于逻辑,这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文体的本体基因,无论到什么样的时代,都不能把这个基因给转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新媒体评论有一种强大的任性要脱离“文体基因”,不要事实,不要逻辑,只要情绪,只要过瘾,只要变现,网红化,碰瓷化,极端化。我的很多评论都致力于批判这种转了评论基因的新媒体评论,没有了事实和逻辑,只能将评论拉低到网帖层次。

  2. 您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的时候自认“哗众”而不“取宠”,“哗众”是否意味着在内容表达和题材上迎合大众?如何在迎合大众和表达自我中找到一种平衡?您又是如何把握“哗众”和“不取宠”之间的平衡?

  我说“哗众”,其实只是开玩笑,我一向是反对主观上“哗众”取向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语惊四座而将某种立场推向极端。我自认为的“哗众”,是一种客观上的效果,评论常常引发新闻业界和学界的讨论。比如,我写《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新媒体》,绝不是想“哗”谁,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有这个想法,把它表达出来,结果就引发不小的讨论。我不喜欢在表达和题材上迎合大众,比如我公号后常有粉丝给我出题,让我评论这个评论那个,我一般这样回复:对不起,我不关心这些新闻,我有我的选题取向,我不是为你服务的。

  3.您曾说“评论是越写越温和的”,您认为这种“温和”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您认为这与如今新闻写作需要“哗众”之间会有矛盾的地方吗?

  温和,并不是说失去批评能力,不是中庸,而是超越了简单是非和泛道德化思维后,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评论。与“天使-魔鬼”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保持距离,人就会冷静并温和很多。我所反感的“哗众”,就是急于用一种尖锐的立场去站队,去迎合粉丝情绪,从而将那种愤怒“变现”,从集体焦虑中“收割”所谓影响。

  4.作为评论员,不免也会被别人评论,面对争议,您是怎样看待的?

  被别人评论是好事啊,说明你有能力设置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问题,挑战了一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对于观点层面的批评,我向来很是尊重,对于人身攻击,那就去他大爷的了:)

  5.您认为从“黄金时代”到新媒体时代,作为新闻评论者,对自身的定位需要调整吗?需要转型吗?

  我们常说转型时代要有新闻定力,定力就是不要总“急于调整自己的定位”,我没有那种总急于转型的焦虑和压力,多读书,保持心灵开放、尊重常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自己写作的节奏,就能保持随时转型、随遇而安、能适应任何技术冲击的能力。

  6.您在今年年初不再更新博客,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您对于您自己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

  平台太多,只有精力去经营一两个,不得不放弃一些。说实话,没有什么定位,随性的写作,没有商业变现的压力,所以不必去迎合谁,不必有涨粉和维护压力,爱看不爱。

  7.您认为新形势下新闻教育应不应该做出改革?

  总说要贴近业界,培养业界需要的人才,我倒觉得新闻教育应该有自己的节奏,不要把自己变成业界的附庸,大学的新闻教育,应该有一些超越实践的东西,应该比业界看得更远更高一些,不要将新闻教育降低为术,而应该提升其作为道的内涵。新闻教育应该有这样超越功利的自信,新闻就是无学,新闻就是无用的,别指望新闻的学问立刻能拿来用。

  前段时间接受一家媒体采访,记者问,如果在媒体评论员和大学评论教师两个角色中选,你更愿意选哪个?我说,当下新闻教育的问题,也许正存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逻辑中。

  8.您曾写过一篇评价各大传媒高校新闻系毕业生的文章,请问您期待如今新闻教育应该培养一个具备怎样品质和能力的新闻学生?

  能克制和驯服自己身上的正义感道德感,对真相永不满足的好奇心。

  9.如今新媒体时代,几乎人人都可为记者,都能自行运营一个自媒体,而当今高校的新闻学生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也几乎人人都有公号,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很好的事啊,这个平台是自己与外界连接的方式,是锻炼自己思维的一种方式,是逼着自己把想法表达出来与人分享的一个平台,不能荒废了,要坚持写下去,不要觉得没有几个人关注写几天就不写了。对我们做新闻的,表达和写作是自由呼吸的空气,几天不写,思想思维就会枯竭。我写评论写了15年了,每天坚持写2000多字,即使没有公号平台的时代,也是如此。

  10.您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新闻毕业生毕业后应该先去传统报业工作,您是希望新入新闻业者从中锻炼基本功提升新闻生产能力,如今很多非专业新闻系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过程锻炼和提高采写能力,那您认为专业新闻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现在许多新闻系出身的学生并不会进入新闻行业,反而非新闻专业学生进入新闻行业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当今新闻专业教育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新闻专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一种客观看待社会的专业思维方式,“客观”能力不是随意就能习得的,需要专业培训,需要思想积累,站在一个更高更超然的角度看待热点,才能尽可能地接近“客观”。客观精神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不是没有学过新闻的人轻易就能习得的。

  很多人觉得新闻无学,我以前也曾经这样以为过,觉得老师讲不出什么东西,很多理论到实践中也用不上。但后来在工作中意识到,新闻是有学的,但这是一门实践学科,很多知识是只会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去习得。新闻的学问就是实践的学问。另一方面,新闻之学,最关键的不在于术,而在于道。有人说新闻无学,是因为他内心没有这种“道”,没有这种价值支撑。

  11.您认为校园媒体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社会、在校园如何定位自己?

  首先不要有“校园”意识,你就是一个媒体,要担当媒体的功能,遵守这个行业的专业规范,视野开阔,关注大社会大问题。然后,要有“校园”意识,这个校园意识,说的是关怀,那些大社会大问题的关怀要落到具体现实,从身边具体问题报道起,小题大做,因为受众多是校园群体,用脚采访用笔还原。

  12.校园媒体由于能力和环境受限,有时还会受到各方的压力,您认为校园媒体的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跟大社会中媒体的困境是一样的,新闻就是“诸方压力”的产物,不要把压力都当成坏事,压力也是逼着自己一定要严守新闻专业精神,专业主义是回应压力的最好方式。有人给我压力,我报之以专业,我的报道是专业的,是客观的,是事实,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批评,有了这个专业自信,就有了应对压力的底气。

  13.您认为校园媒体是否也需要紧跟时代变化进行转型?

  非要我给一个确定答案的话,我的回答是,不需要,大学总要有一些超越性的关怀,社会媒体焦虑地转型,是因为生存压力,而校园媒体没有,做好调查报道,做好硬新闻,内容为王,这是常识,当社会媒体被现实所扭曲时,大学需要一种坚守。做校园媒体,踏踏实实地做,可以做公号,做各种形式,顺应读者的需求,但首先要致力于优质的新闻内容生产,这个基因不能转。互联网+垃圾,只会变成互联网垃圾。

【责任编辑:王煜】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