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这个极具情绪煽动性的词是网撕之源

2017-07-19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曹林

  摘要:从这种泛鄙视化角度看,这社会就是一张鄙视之网,你也在这张大网之中,当一个人义愤填膺满含道德感地在谈论鄙视链这样的话题时,其实已经在无意中掉进话题的逻辑陷阱,陷入另一个鄙视链中,自以为站到了那个鄙视链的顶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充满鄙视地谈论“相亲鄙视链”时,你是站在道德和年龄的鄙视链顶端得意洋洋。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鄙视链成为近来的媒体热词,“中产鄙视链”火了一段时间,近来又热炒“动画鄙视链”“相亲鄙视链”。一篇爆款网文引发一场讨论,可能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话题生产方式。传统媒体时代,主导舆论场话题生产的是调查记者的深度报道,记者采访扎实、材料翔实、调查深入的调查报道触及某个社会问题,揭示某种社会现象,在戳中社会痛点中成为热点话题。而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已趋消亡,主导舆论议题的是爆款网文。这些网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少有调查采访,少有数据支撑,少有事实基础,多只有一个哗众的新奇概念――而支撑这个新奇概念的有不明来源的个案、文学的想象、段子化的故事和漫画化的脑补。

  关于相亲鄙视链的很多文章中,你找不到多少专业的采访支撑,更像是文学创作,带着贪婪地追逐10万+的咪蒙化故事味儿。那张关于相亲鄙视链的表,并非客观记录,而多是媒体的文学想象,对大爷大妈主导的公园相亲的漫画式素描。中产鄙视链也罢,相亲鄙视链也好,还有什么动画鄙视链,多带着概念先行的渲染色彩。这正是新媒体传播的堕落之处,传统媒体的调查报道和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退场,让位于段子、故事和概念。

  这种口水横飞的话题狂欢中,事实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符合某种社会镜像和大众情绪就够了。争相蹭热点,争相消费话题,“鄙视链”这个形象而直观的概念会产生强大的传播惯性,被嫁接到各种话题。信不信,接下来就会出现一系列鄙视链,用泛鄙视化的视角解释一切:媒体鄙视链,学历鄙视链,大学鄙视链,城市鄙视链,乡村鄙视链,年龄鄙视链,职业鄙视链,地域鄙视链,专业鄙视链,留学鄙视链,书架鄙视链,饭局鄙视链,香水鄙视链、网购鄙视链。实际上,“相亲鄙视链”就是从“中产鄙视链”所衍生递延出来的。

  实际上,相亲鄙视链只是一个臆想出的伪问题,用“鄙视”这种带着强烈挑衅性的词,制造阶层冲突性。鄙视是舆论场撕逼之源,可能没有哪个词比“鄙视”更能挑起人的斗争和攻击欲。仔细地看,其实很多都无关鄙视,而是多元社会下可以各美其美的正常个人偏好,或者是一种符合常情的自利选择。我发现,在社交媒介上,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去分辨过这几个常用词的区别:选择、偏好、偏见和歧视。――把这几个语义差别很大的词混在一起用,是很多网络冲突之源。

  有一次我专门发了一条微博,让网友们讨论这四个词的差异,讨论很有意思,有人说:我进菜场,琳琅满目的都可以买叫选择,我买了香菜回去那叫偏好,我觉得喜欢臭豆腐的都是脑子进水那叫偏见,我觉得只有乡下人因为穷才会吃蒸双臭那叫歧视。――我想干嘛就干嘛叫选择,我只想干这个叫偏好,我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叫偏见,觉得干这个的都是low逼叫歧视。有人说:选择是中性词,偏好是根据自己主观判断选择,偏见是不了解真实情况或别人认为你不了解真实情况下的偏好,歧视是把偏见表达出来。比如,白人对黑人充满偏见,但不敢公开地歧视。还有人说,偏好是一种可能性,是在个体选择存在时的优选项;偏见是个体内心的一种无需理性验证的信念,而歧视则是这种信念在外在言行的表现。简言之:偏好是选项,选择是动作;偏见在内,歧视在外。

  这些答案都很精彩,关键是意识到这几个词有很大的差别,理解了选择、偏好、偏见和歧视的差别,就不会随便用“鄙视链”这样的挑衅性概念了。那些给自己儿女开出相亲条件的大爷大妈,多跟鄙视和歧视无关,而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偏好或偏见。实际上这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希望儿女对象条件更好一些是人之常情,追求门当户对很正常,希望有一个稳定、收入高一点的工作更正常,择偶看房、看貌有什么错呢。对女博士有偏见,由来已久,是病。至于不找属羊的,这样的奇葩毕竟只是极少数,别拿极端个案来硬凑鄙视链。恋爱和结婚是自由的,择偶是双向选择,设置什么条件那是个人的事,每个人为自己的幸福和未来负责,算不上什么鄙视。不像企业招聘,那是公共行为,在公开招聘中设置与工作无关的条件,就是歧视。――更何况,相亲条件都是个人化的,并没有普遍性的规律,那个所谓表格只是文学想象罢了。

  有些东西就是比另外一些东西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偏好,最好还是少用“鄙视”这种极具情绪煽动性的词。投行收入比媒体收入高,就业时选择投行而放弃了媒体,是不是对媒体的鄙视呢?觉得学新闻比学法学更实用,所以选择了新闻,这是不是对新闻的鄙视呢?如果把个人选择、偏好或偏见当成鄙视歧视,那么谁没有偏好和偏见,谁能免于这张庞大的鄙视之网呢?借“相亲鄙视链”这样的话题贬损老人,是不是对老人的鄙视?谈论“中产鄙视链”时,是不是充满对中产的道德优越感,是不是也带着鄙视?

  从这种泛鄙视化角度看,这社会就是一张鄙视之网,你也在这张大网之中,当一个人义愤填膺满含道德感地在谈论鄙视链这样的话题时,其实已经在无意中掉进话题的逻辑陷阱,陷入另一个鄙视链中,自以为站到了那个鄙视链的顶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充满鄙视地谈论“相亲鄙视链”时,你是站在道德和年龄的鄙视链顶端得意洋洋。

  曹林时事评论作品集:《时评写作十讲》、《北大熏出来的评论》、《时评中国》、《不与流行为伍》、《快时代慢思考》、《拒绝伪正义》,欢迎在天猫“新华文轩”选购,享受多重优惠。读曹林时评,读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