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吻失意者中挑战社会达尔文主义

2017-05-12来源:吐槽青年微信公号 作者:曹林

  摘要:一个健康社会的道德秩序中,应该包括这些公民美德:强者的谦虚、弱者的自信、平民的不卑不亢、富人的慷慨、穷人的尊严、中产的稳重、精英的友善、掌权者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鼓励竞争而关怀弱者,推崇成功者的奋斗也尊重失意者的努力。可在一个过度达尔文化的社会中,却只有残酷竞争下的弱肉强食思维,充斥着彼此为敌的竞争戾气、优胜弱汰的荷尔蒙和深入骨髓的强者傲慢。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尽管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未能通过本次自主招生选拔。然而请你相信,这是一个无关乎成败的结果判定,我们依然珍视你对北大的向往和热爱,在你的身上,依然有我们看重的执着和自信,而它比这次选拔的结果更能决定你的未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不够完美;这个过程中,我们彼此都需要学习”――北大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生,让无数人在感动中感受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抚慰了失意者,弱化了胜败竞争,用温和的姿态挑战了一下那种无坚不摧、已经深深浸入这个社会每个毛细血管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招生宣传的公关技艺,用标新立异的套路“表现”真诚。――这个时代的一大悲剧是,在虚伪、造假、炒作泛滥的语境下,情感和人性也成为消费主义的大餐,人们已经习惯用去价值化、泛营销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身边的那些感动、温情、热泪盈眶和义愤填膺――当一个事物触动起人们的感动时,会本能地觉得这可能是一场消费人们情感的公关营销。处处弥漫着商业制造的虚情假意,人们不敢真诚地去感动。我愿意相信北大的真诚,这个时候,能想到给失意的考生写一封信,站到他们的角度体味他们的失落,让失意者奋起,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得意时的赞赏和失意时的打击,最缺的是得意时让人冷静的凉水和失意时让人重拾自信的鼓励。

  我的一个学生谈到了她当年参加某校自主招生失意后的心情,她说:当我看到报考学校网页上冷冰冰的初试结果“未通过”三个字,我既怀疑自己在剩下的短短几个月中能不能达到理想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怀疑这所学校是否真正适合我的个人发展。虽然如今回想起这不过是求学路上的一个小小挫折,但那段时间大概是高三阶段最灰暗的时光。如果当时的我也收到这样一封信,告诉我“在你的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了你的热忱,看到了在你身上诸多美好的可能性,也读懂了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理性选择。”对我来说绝对是非常及时有意义的鼓励。

  我们的大学都说要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北大的这封信让人看到中国最好的大学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气质,大楼大师之外有着大的情怀。哈佛一直有这样的传统,给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回一封信,告诉他们,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进入哪所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来4年中的成长。我还想起 几年前马云给高考落榜生的一封信,也是写得情真意切:我想你这几天肯定很失落,我理解!因为我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特别是第二次高考失败,我记得发榜那天晚上……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自己会永远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每次看体育比赛,享受比赛过程之后,最让我动容的不是胜利者在领奖台上的潇洒,而是观众向失败者致敬的掌声,是教练给输球的队员擦去伤心的泪水,是陪练亲吻失利者的情景。胜利者永远不会缺少鲜花和掌声,而并不是每一个失利者都能获得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声鼓励。――因为,在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荷尔蒙的语境中,人们崇拜弱肉强食,崇拜胜者鄙夷败者,崇拜优胜弱汰,你就是失败者,是LOSER,胜者为王,市场不相信眼泪,很少有人在意失意者的感受。

  想起一个同样充满柔情的故事,有一次,“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与她的内政大臣一起吃饭,女服务员上菜时不小心把热汤碗打翻,汤汁洒到内政大臣身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撒切尔夫人起身,上前拥抱她安慰道:“孩子,别害怕,这个错误谁都有可能犯。”直到女服务员平静下来,撒切尔夫人才转身慰问被热汤烫得龇牙咧嘴的大臣。――感动人心之处在于,那种情境下,位低而窘迫不安的服务员比位高的大臣更需安慰。 看惯了那些对底层服务员呼来喝去高声训斥的大爷态度,这种站在鸡蛋一边的柔软情怀更显可贵。

  是的,强者的谦虚有时更让人动容,北大这封信触动的社会痛点正在于此,在一片达尔文化的残酷和冷漠中吹来一丝弱化竞争鸡血的温情。对于这所中国最好的大学,人们充满向往,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北大梦――人们如此依重北大,这坐独木桥莘莘学子们争得头破血流,每年都有无数人被挤落。在无数落选者面前,北大有充分的资格去表现强者的傲慢,用不可一世的冷酷体现高不可攀的神圣。一 直觉得这些品质最令人钦佩,聪明者的努力,牛逼者的谦虚,胜利者的冷静,失意者的自信,从北大的这封信中能感受到这种让人钦佩的品质。

  一个健康社会的道德秩序中,应该包括这些公民美德:强者的谦虚、弱者的自信、平民的不卑不亢、富人的慷慨、穷人的尊严、中产的稳重、精英的友善、掌权者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鼓励竞争而关怀弱者,推崇成功者的奋斗也尊重失意者的努力。可在一个过度达尔文化的社会中,却只有残酷竞争下的弱肉强食思维,充斥着彼此为敌的竞争戾气、优胜弱汰的荷尔蒙和深入骨髓的强者傲慢。上次的范雨素现象中,一些中产精英在底层奋斗者面前表现出的傲慢、自私和无耻让人触目惊心,嘲讽弱者的奋斗,用粗痞化的思维矮化温情和善良,渲染精致利己至高无上的真理性。在这种达尔文化的语境中,对被老虎咬死者没有丝毫同情,而是一片“咬死活该”的狂欢; 这种语境中,猥琐中老年成功男可以恬不知耻地大谈饭局上对女色的消费,老师可以毫无廉耻地对学生说“当你40岁时没4000万身价别来见我”,成功者可以得意洋洋地宣称“读书有什么用啊,我就没读过书”,身家数百亿的商人谈自己靠行贿挖到第一桶金时台下一片掌声。对弱者的同情常被嘲讽为圣母,苛刻和冷漠却被尊崇为规则。

  也许你只是把它当成一碗聊以慰藉的鸡汤,可残酷和冷冰的竞争丛林中,这碗鸡汤的暖流格外珍贵!

  曹林时事评论作品集:《时评写作十讲》、《北大熏出来的评论》、《时评中国》、《不与流行为伍》、《快时代慢思考》、《拒绝伪正义》,欢迎在天猫“新华文轩”选购,享受多重优惠。读曹林时评,读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