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承诺不兑现,辽源市被指治污用力不够

2018-11-1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敏

  中青在线北京11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敏)辽宁省辽源市的仙人河名字不凡,但现在却因又黑又臭,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患。

  仙人河是东辽河的一级支流,仙多年来沿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混排入河问题突出,加之河道淤泥、垃圾长期未予清理,黑臭问题不断加剧,沿岸群众不断向有关部门举报。今天,正在当地进行督察“回头看”的中央环保督察组称,辽源市2018年底前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以上的任务难以实现。

  仙人河河道淤泥沉积,排污口未进行整治

  其实,2017年8月,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就将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问题作为督察重点,督察反馈指出,辽源市仙人河污染治理项目长期未实施,中央财政补助900万元资金逾期被收回。为此,吉林省整改方案要求,辽源市应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仙人河截污干管迁移工作,2019年12月底前消除仙人河黑臭水体。

  辽源市建成区污水管网老旧、主管线截污不彻底、溢流和渗漏严重,雨污分流比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仙人河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截污干管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是辽源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确定的主要措施,但此次督察组发现,截至此次“回头看”进驻时,应于2018年年底前完工的仙人河12公里截污干管迁移工程仅完成67%;应实施建设总长73公里的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直到2018年7月才开始施工,仅完成18公里;沿河分布的52个雨污混排口至今尚未取缔或实施整改,督察人员在龙山区政府西侧临时排污口现场取样监测,废水氨氮浓度高达20.7mg/L。

  仙人河河道垃圾、粪污遍布,群众反映强烈

  辽源市政府制定的《辽源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明确做好仙人河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等工作。但督察发现,上述工作只是停留在纸面上,部分河段的水体均严重黑臭,漂浮垃圾、粪污。督察组随机取样监测发现,氨氮浓度11.5mg/L,属黑臭水体。

  而政府部门也存在敷衍整改的问题。2018年5月以来,市水利局在下游河道实施“建坝截污”,每日用水泵将河内截流的约5000吨污水提升至市政管网,并向督察组报告称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东辽河污水直排量”。但督察发现,辽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市区每天已有近两万吨污水无法处理直排东辽河,通过建坝拦截收集的仙人河黑臭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后仍最终直排东辽河,只是“污染搬家”,没有起到治污效果。

  由于城市污水总量不断增加,辽源市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2016年9月,辽源市政府印发的《辽源市清洁水体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实施辽源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设计能力5万吨/日)。2018年6月,吉林省委、省政府《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方案》又明确“2018年底前,辽河流域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的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完成扩能工程建设”。但该工程直至2018年11月督察进驻时尚未开工,进度十分滞后。

  督察组认为,辽源市党委、政府作为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整治工作研究不多、用力不够、作风不实、紧迫感不强。

  仙人河清淤疏浚工作尚未开展

【编辑:郭艳丽】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