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审判》北大对谈引争议 文艺鉴赏切忌“自我膨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3-28作者:杨鑫宇

3月24日,法国电影《坠落的审判》在北京大学举办中国首映礼,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来到现场,与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董强对谈。此前,《坠落的审判》先后斩获戛纳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等重要奖项,在影评人与海外观众之间也是好评如潮,此次导演来到中国参加首映宣传,可谓备受期待。

遗憾的是,人们的强烈期待,并没有给这场活动带来好运。首映结束后,现场传来的一手消息纷纷表示这场交流的质量未达预期。其中,部分嘉宾和主持人的发言甚至当场“翻车”,使不少观众在台下直接表达不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点,一是法语系某教授脱离影片主题,大谈“坠落”这一意向在法国文学和哲学领域的传统,并在有法语翻译的情况下坚持用法语向导演提问;二则是现场主持人在串场期间发表大段个人看法,以至于被台下观众打断,要求“让导演多说话”。

按理说,嘉宾和主持人在各自所处的领域,都是成就斐然、有口皆碑的一流人物。当他们与《坠落的审判》这部佳作的导演见面时,观众本来预想的,应该是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然而,结果不遂人愿,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这场电影首映活动中搞错了自己的定位,进而在本应围绕文艺作品展开鉴赏时,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膨胀”。

其中,嘉宾的发言忽视了这场活动的主角和观众到场的初衷。如果是在他自己的课堂上,想必会有许多对法国文学与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愿意耐心听教授讲述“坠落”这一意向的前世今生。然而,这场活动既不是他的“主场”,也不是法国文化课堂,其真正的主角有且只有《坠落的审判》这部作品和它的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发言发散过远,也没能和作者的语境同频,容易让人觉得是无谓的“炫耀”。

而对主持人,观众的意见则更多在于他的“越俎代庖”。此前,主持人在一些节目中颇受欢迎。在担任辩手或综艺节目嘉宾时,他越是毫无保留地输出自己的气质与能力,越能胜任其角色、得到观众的喜爱。但同样的做法并不适用于主持一场另有主角的对谈活动。在对谈中,主持人发表的个人见解未必多么糟糕,可能还有不少“金句”,但观众们来到现场,是冲着导演和嘉宾对谈来的。

相比之下,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好评,基本都赠给了主要从事电影研究的戴锦华老师与导演的对话。尤其当戴锦华单刀直入地将话题引向《坠落的审判》想要讨论的女性主义议题,并获得导演正面回应时,现场观众如同“久旱逢甘雨”。事实上,在整场讨论中,戴锦华的发言并不算多,甚至显得有些沉默,很多时候都像是个“旁观者”。但在观众眼里,向导演提出正确、深刻的问题,远比自我陶醉式的滔滔不绝更有价值。在这样的场合,发言贵精不贵多。

在这些具体细节之外,这场活动引发的争议,也提醒我们思考:面对一部优质的文艺作品,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鉴赏角度?

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对鉴赏者而言,不论其自身学养如何,有怎样的身份背景,只要能紧紧扣住作品的内容与主题,并且言之有物,就称得上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鉴赏。反之,如果鉴赏者的眼中看不到作品,而满满都是其自身形象的倒影,这样的鉴赏,自然只能成为其“过度膨胀”的自我的衍生物。

就在北大这场首映礼的第二天,茹斯汀·特里耶再次参加活动,与中国演员齐溪、导演杨荔钠对谈。这场活动的规模要比前一天小得多,其现场反馈与网络风评却好上不少。

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位女性影人与导演有更多身份和思想上的共识、共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们的对谈更加“纯粹”,完全聚焦与影片内容和主题密切相关的话题。其他人也不妨从中吸取经验,找到文艺鉴赏的正确“打开方式”。

责任编辑: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