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愚事(18)一一合作医疗证

2020-11-0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葛昌秋

    这几本合作医疗证是家里的“文物”,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劫难和雨水的侵蚀,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前几天翻出来一见,便是好多往事。

    当年全家遣返到老家,7口人一切都从零开始,缺吃少烧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如果遇到头疼脑热的,更是不小的麻烦。4年后,大队开始搞合作医疗。但家里只有6个人可以享受这种制度,因父亲是“反革命”而不能参加。所以,户主只能写了大哥葛昌浩的名字,连母亲马翠兰那本也不例外。当时6个人每年缴纳3块6毛钱。1970年7月6日和1971年1月20日,家里分两批拿到了合作医疗证。证的封面上盖着大红的公章:唐山市郊区女织寨公社侯边庄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半农半医专用章。平时有个小病儿小恙儿的了,拿着这个小本本就去大队找赤脚医生,一般花几分钱,多的三两毛钱就妥了,乡亲们觉得挺方便。

    当时的赤脚医生有三个,西街的叫王秀英,东街的叫赵大军,南街的叫李秀英。后来就是葛秀环、肖翠英、刘凤兰、李广月、葛绍春等。记得小时候常常找他们打针,还特别提出要打“大油儿”,别打“水儿清”,打“大油儿”不疼。如果赶上凑巧,嘴甜表现好点儿,打完针后还兴许闹个盛针剂的小药盒儿,那就是最大的奖赏。我也视为宝物,回家抬好喽装钢蹦儿和橡皮等“宝贝”。

    那时候还有电影《红雨》《春苗》,不仅充满了时代的气息,还展示了农村赤脚医生的形象。《红雨》中的主题歌“赤脚医生向阳花”,唱出了赤脚医生的情怀和期待。当时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6.26指示”,就是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和基层去。”

    唐山大地震后,生产队成了大家庭。母亲为乡亲们操劳过度,中暑后倒在了操场上的灶台边儿,险些失去生命。是赤脚医生葛秀环,把从废墟中扒出来的仅有的强心针用上了,才使母亲转危为安。在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的时候,母亲被评为“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仅有20人获此殊荣。

    看着这个小小的合作医疗证,其与百姓的健康,生活的幸福紧紧连在一起,不论到啥时候,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把家和国的事情办好。

    据了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最早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掀起和农村集体经济地位的确立,合作医疗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58年,全国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0%,1962年接近50.00%,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则达到90.00%,这项制度并于1978年被载入了宪法。

    从1996年起,国家重新建立合作医疗组织。合作医疗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合作医疗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转眼间就是半个世纪,当走进了新时代,合作医疗又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本陈旧的合作医疗证,不仅是一段珍藏的记忆,也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唐红  流程编辑:唐红】

头条
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