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北山——老妈的画儿与话儿(44)

2018-09-0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葛昌秋

  自打父亲写了《5996掌》剧本,被工人排演后,在开滦矿区渐渐有了名气。这出儿戏创下了煤矿文艺史上多个第一,也是父亲的处女作、成名作,再加上“快手”和“高产”,他当选为唐山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文艺界共有四人,他是唯一的工人作者,名单刊登在1951年3月10日的《唐山劳动日报》上。

  1952年入秋,大哥刚刚满月,姐姐才三岁多。一天傍晚,父亲下班回来不言不语,自个儿在一旁缝起腿夹子来。看到他闷闷不乐,母亲一连问了几遍,父亲才告诉说:“明儿个去北山!”母亲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在赵各庄矿区,北山也是挺有名儿的,去那儿就是劳动改造!“去就去吧!在那儿好好劳动,比井下还亮堂呢!打眼儿放炮开石头了,搬石头抬石头的多注意点儿!跟工友和同志们都搞好关系,有啥事儿勤动动嘴儿多问问,不要跟闷葫芦似的”。母亲嘱咐着父亲。然后把父亲该带的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都答兑好了,还特意给父亲装好了钢笔和日记本。

  第二天,父亲抱了抱姐姐,又摸了摸熟睡的大哥就跟母亲告别。临走说了声:“你也得注意点儿!别太要强了!”扛起行李就走了。

  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母亲心里有些不踏实,悄悄地带着姐姐跟在后边儿,离老远儿瞅着。原来以为就父亲自个儿去,或者少数几个人去,结果到大街上一看,成群成行的都往北山走,好多人都认识。这下母亲才放了心!

  晚上看着姐姐和大哥都睡了,母亲又开始琢磨父亲的事儿,惦着这儿惦着那儿,心里老是放不下。平日里,母亲早早晚晚的打点的四四致致,父亲啥都不用操心,这会儿到那儿“过伙日子”了,吃的住的睡的能受得了吗?

  没过两天,母亲就坐不住劲了。赶紧到街上买肉买菜买鸡蛋,汆了丸子炒了菜,蒸好鸡蛋糕做了大米饭,拿自己的和邻居家的饭盒,把饭菜装的满满当当。安顿好大哥,母亲挎着篮子,领着姐姐就奔了北山。临出门儿还看了看表,母亲心里想着一定要赶头11点前到,她怕11点半收工了,父亲赶不上饭。

  到了工地上,来来往往干活儿的人挺多。母亲领着姐姐转悠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到父亲。只好站在一边儿离老远儿望着,在一大群人里影影绰绰瞅着有点儿像。母亲就立在那儿不动了,等了老半天,父亲打母亲身边儿过去了,不但没说话,连头也没抬,看也不敢看。母亲愣在那儿不知咋儿办了,当小个子的父亲再融入人群里,更没法儿辨认了。

  最后,母亲也没有见到父亲,只好把饭菜又拎了回来。到家后看着涕哭的大哥,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

  到了晚上,母亲刚要躺下睡觉,就听着有人敲窗户:“三嫂子,三嫂子,我是来顺。我三哥说明儿个让你给他送饭去。进了大门儿往北走,沿着道儿向东拐,三哥就住那儿。”说完他就走了。母亲心里一下就觉着踏实多了。

  到了早上,母亲又是一通忙活,中午准时把饭送到了。

  看着父亲吃的挺香甜,母亲瞅了瞅住处,是一个大单间,有一个双人床,还有一个写字桌。屋里围着一群人,母亲打听了一下情况,他们告诉说这是最好的条件了,母亲也就放了心。大伙儿看着母亲的到来,都不断地夸奖说:“我们这么多人来这儿,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来送饭的,真叫人佩服!”说着有人叫嫂子的,有人叫弟妹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拉开了家常。

  母亲也顺着话茬儿说:“哥几个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家里来人了也认识认识,就像在家儿一样,互相照应着点儿!另外我跟哥哥兄弟们有个要求,我们当家的这个左腿受过伤,冲我们娘儿仨,大伙儿多让他加点儿小心!他不好说,别怪他!你们有啥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的事儿,用着我了自管言语!”听到这儿,那群人禁不住拍起了巴掌儿!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隔长䃼短就去给父亲改善改善生活。几个月后,父亲就“下了山”。

  老妈说:“劳动人民劳动才是正根儿!不劳而获总也吃不开!靠双手养家糊口,那才是正道儿!干成自个儿的事业,才是最光荣的。一块儿劳动,也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只有共事儿了,才能认识人,认识事儿!互相有了交流、有了串换,思想上也会有变化!多接触不同行业,多经历沟儿沟儿坎儿坎儿,就像吃饭换换口味儿,调剂调剂才新鲜!平时管好自个儿的言行,遇事儿多动脑筋,顺着社会潮流,走大众化就没事儿!人不惹事儿,也别怕事儿!啥事儿认真面对,别抱怨、别埋怨,有个好心态就中!爬个坡儿、过个坎儿、翻道梁的都不是事儿。但有一条人必得勤劳!除勤动脑、勤动嘴、勤动手外,也得勤回头儿看看!”

【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