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大砖”——老妈的画儿与话儿(40)

2018-08-3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葛昌秋

  “孺子牛持家,一人立范怀朴素;领头羊乐业,三代为标引群英”。2014年腊月,我写了这幅嵌名对联,为姐姐的65岁生日献上礼物。

  姐姐属牛,是家中的老大,与共和国同龄。这一属相正应对了她的品格,大有“孺子牛”的风范。大凡生头儿长头儿了,为家里付出的也就最多。那些年的艰苦日子里,姐姐总是在默默无闻中为“家里拉套”,吃苦在先,一切都为了家人。在生产队里从没有过耍滑偷尖取巧的,就像老百姓纳鞋底儿一样,一个针脚儿一个针脚儿的,扎扎实实的干活儿,清清正正做人。生产队的女社员中,只有三个挣十分的。一个是妇女队长,一个是副队长家的千金,再一个就是姐姐。 姐姐除了任劳任怨外,就是能吃亏让人,还乐于助人。

  小时候就喜欢秋天,姐姐下地里砍玉米秸了,随身带回的几根甜杆儿,那是件高兴的事儿。坐在树荫下或家门坎上,嚼起来远比现在的甘蔗味儿好。有时去稻田里挠秧,逮几条泥鳅,用稗子草穿着拿回来,抓一把大酱包好了放进灶炕里,时间不长就满是鱼香。我坐在大铁盆里洗澡,姐姐把毛巾在头上一拧就“下雨”了,那才是最幸福快乐的情景。

  等到上学了,姐姐用水泥袋的牛皮纸给我包书皮儿,在书角多折两道儿,书角就不容易折坏。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加入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当时没有歌篇儿,也是姐姐给我抄在一张薄牛皮纸上:“鲜花在春天里开放,我们红小兵像鲜花一样,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那歌篇儿让许多小伙伴儿很眼馋!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家庭的问题,我被停止了校文艺宣传队的活动。

  姐姐一直惦着一家人,千方百计帮父母打理家里的事情。

  当时家里7口人,只有一间半老草房,姐姐就跟村里的几个姐妹搭伴儿住在一块儿,先是李素莲二姐,她是茂艳二大爷家的老二,也是我的老师。后来是吕云青大哥家的两个闺女,那时的房子都非常紧张。家里向大队递了6年的盖房申请,为此,每年都是父亲写申请,母亲去开会,姐姐带头儿做攒材料的准备。

  在那个盛夏时节,姐姐每天早早儿起来,在院子南头儿的空场上,和焦子打“焦子坯”,姐姐管它叫“大砖”。“焦子坯”是冀东特有的建筑材料,是将烧煤剩下的炉灰、焦子,再加白灰混合打成的。当时去市里找焦子很难,买白灰也不容易,就连打“焦子坯”的模子也不好找。东界壁儿老叔用的模子是从南厂找来的,我们用的是舅舅借来的。头一种“型号”更立体,后一种面积比它大一倍,但垒墙更合理好用。就这样姐姐每天坚持起早贪黑,赶在生产队出工前打出几块儿,等下地回来再打几块儿。大概忙活了一个多月,就有三百多块儿了。看着这些“成果”,姐姐和家里人都很好高兴,就盼着批了地基盖房子了,可这个指标总也落不到我们的头上。

  一天,村东把梢头的葛家爷爷来家里找父母求援。他们家批了地儿盖房,刚到一半儿料不够用了,瓦匠们正在“等米下锅”呢!没办法就来求助,想借几百块焦子坯用。大爷家5个儿子一个闺女,虽然也是一间半老草房,但还有一间厢房。在族中辈份比较高,村里人都知道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所以,他跑了几家都被拒绝了。对这事儿父母也有点儿为难,因为家里也等着用呢!只好说得跟姐姐和家人商量一下。这等于把刚打下的粮食让人家扛走了,那不只是原料、工时、汗水,那还是心血、感情和寄托啊!

  当父母跟姐姐说了这事儿,姐姐一听就“傻了”,半天没有吱声。这一个多月里,不管是晴天阴天、刮风下雨,还是响晴薄日,她从来没有歇过,一块儿块儿的“大砖”是用心的尺度量出来的,那都是为了建自己的家呀!姐姐抹了眼泪。

  在父亲母亲的劝慰下,姐姐啥也没说。啥叫乡里乡亲?啥叫雪中送炭?啥叫帮人于危难?想想刚回老家那阵子,婶子大娘、东家西家的也帮了咱们不少……姐姐说那时的一幕幕在眼前“演了电影”。

  当大爷再来的时候,是带着人来拉“大砖”的。不一会儿,300块“大砖”就被搬走了,垒进了他家的新房。两年后,他们才如数还回,但尺寸和质量却大不相同。

  那天中午,还是在那片树荫下,姐姐自己坐在小板凳儿上,瞅着那堆焦子,还有剩下的几块“大砖”,默默地呆了一晌午……

  但她没后悔,那是帮了人!

  后来,赶上了唐山大地震,我们落实了政策回了城,再也不用操持盖房了。姐姐工作后入了党,成为了先进。“大砖”的事儿也变成了故事!但姐姐却留下了“大砖水平”。

  老妈说:“人用其能,物尽其用!把每一个物件的用项儿都使在掯节儿上,那才是最好!最有价值!人们常说“存心不良,劝人盖房”。砖石瓦块放在那儿就是一堆料,只有垒了墙盖了房,那才是家!盖房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大事儿,一家老老少少攒了多少年的劲儿,都是为了这一件事儿。关键的时候伸伸手,这一关就能过去。咱们百姓的日子讲情讲义讲互助,如果能搭起一个人情的小屋,那你的日子里就有温暖,就会有幸福!你的心里也总是晴朗的天!”

【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