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送饭——老妈的画儿与话儿(36)

2018-08-27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葛昌秋

  唐山大地震前的夏天,我上小学四年级,在班里还是个“官儿”,当劳动委员。

  自打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一直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因为跟体育老师闹了矛盾,班主任老师想了办法,又跟别的老师和班委会征求了意见,让我从体委“改任”劳委,算是“平调”,“级别和待遇”没变。所以,班上学农劳动的事儿都由我张罗,我也挺积极努力,总想争口气起个带头作用,把“新官儿”的三把火烧好。那几年学校在墙外的东坑北边和西边,开出了几块学农试验田,还在北河套的老河滩上开了荒,弄了一大片学农基地,种上了小麦、高梁和玉米,每年的收成都挺好。这也让我有了“机会”,更多的接触了地里的事儿。

  虽然平时家里的活儿不少,但都是父亲和姐姐哥哥们干,根本用不着我操心。或许是生活在农村,想干农活儿是与生俱来的,打小儿对那些地里的庄稼活儿就挺感兴趣,时时处处留着心,在学校的地里学着干,甚至还敢在当老师的下乡青年面前“装行家”,特别是用大镐打沟子种麦子,他们还真得向我学!平时只要有了空闲,我就乐意鼓捣地里的庄稼活儿。

  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自个儿挑着粪桶掏厕所,然后去给麦子浇大粪。学校值班的谷老师看我拎着粪桶从厕所到麦地,来来回回一干就大半晌非常高兴,不住的表扬:“昌秋,星期天也不歇着,也不玩儿,挺勤奋呢!真豁得出去了!将来干庄稼活儿肯定是把好手儿!”

  谷老师不教我,他是三年级的班主任。戴讨近视眼镜儿谷老师为人老实厚道,对学生很认真负责,在村里小学教书好多年了,虽然不是本村人,但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挺熟悉。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那辆自行车,应该比相声《夜行记》中的那辆还“简约”:前后没有挡泥瓦;脚蹬子只剩了俩杆儿;链盒儿早已没了影儿;后带露了里带,铁丝缠着破皮子将就着;鞍座的弹簧折了,一座挺有“刚性”;“可不管咋儿说,它能驮着老师走!”谷老师说起“坐骑”来挺自豪!其实那年代有辆自行车就不错了。就是这辆破车子,当年时兴贴大字报的时候,有几个坏小子将大字报贴在了车子上。在当年的形势下,谁也不敢动!谷老师只好把它放在学校,每天步行上班,一走就是一个多月。除了教书外,谷老师对饲养家兔挺在行,是学校饲养小组的技术辅导老师,学校的兔子个个都能显示成果。这些事儿成为郊区的典型,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学生们接触到了实际,进行了有效的社会实践。现在想来那就是职业教育,走出校门后就能投身乡村的建设,挺有意义的!

  那天干完活儿已快到晌午,刚一进家门儿,一场大雨随风而至,小屋的房顶上都浇得“冒烟儿”了。干了半天活儿闻到饭香,自然也来了劲儿,洗手后就直奔饭桌儿。饭挺好的,秫米红豆干饭,菜里还有肉,是过端午节的时候母亲留的。本来家里申请盖房,想操持拉砖瓦石料,到时招待帮忙的人们备下的“硬菜”,可大队不批你宅基地,啥都没法儿干,只好家里开开荤,就当又过年了!

  母亲打听了上午的活儿,觉得刚上完大粪又赶场雨挺好的,省着再浇水了,也是老天的奖励啊!说到学校老师,我告诉母亲只有谷老师值班。母亲好像想起了啥事儿,马上下炕去了外间屋,从锅台上拿了两个碗,冲我和妹妹说:“你们俩快吃,吃完了赶紧去学校!”这突如其来的“命令”让我有点儿发懵!只见母亲盛了满满的干饭和菜,打发我和妹妹给谷老师送去。因为小学校里没有食堂,老师值班的时候挺不方便,大都不带饭,值完班儿就回家。母亲说:“尽管我不识字,但对老师、对先生必须尊重!那是教你们识文断字儿的,有了文化才能干大事儿!”

  听母亲说完,我和妹妹赶快行动去了学校。虽然雨小了些,但当街的水已经有了规模,直向学校边儿的东坑流去。到了学校我一喊:“报告!”谷老师见我一愣,看我端来的饭菜,听我说明来意后非常感动,不大会儿就“一扫而光”。老师摸着我的肩膀说:“昌秋,有好家长就有好孩子!老师记着今天雨后的这碗干饭!老师也让你记住“雪中送炭”和“雨中送饭”!”

  老妈说:“想着别人,人家才想着你!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个儿!过日子得攒钱攒物,更要攒德攒义攒情,老辈子讲行善积德,那是一辈子的财富!当父母的生儿育女,可老师是教书育人的,给你的一辈子码磉打地脚,有好老师才会有好学生!老师是你们一辈子的恩人,到啥时候也不能忘了老师!”

【编辑:袁瑞】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