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老妈的画儿与话儿(22)

2018-08-23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葛昌秋

  姐姐是腊月的生日,她出生没几天,还没等过满月,就是大年三十了。正好儿是家家户户都在欢天喜地的忙着过年,到处都是年味儿,那是唐山解放后的第二个春节。

  可家里还是那么冷清,在寒冷的冬天里,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过年和平常没啥两样。为了多挣俩工钱,父亲在矿上做年工没有回家,家里只有母亲和姐姐,这是分家另过后的第一个春节。

  转眼儿就开春了,襁褓中的姐姐也已经三个月大了。把地里的活儿干完了,家里的事儿也安排的差不多了,不用再过多的操心了,母亲就跟同院的大奶念叨起父亲来。分家立了门户,知道另过了得常算算经济账儿,父亲总想着多挣钱,得了闺女后,把钱和东西捎了回来,人却还在矿上,这让母亲心里总是惦记着。大奶说:“过几天天暖和了,咱们娘儿俩去趟赵各庄。”当时大爷也在赵各庄矿下煤窑。母亲听了好一阵惊喜!一连好多天心里都想着这事儿。

  母亲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三月里春风习习,泛黄的柳梢轻轻摆动,满眼的清新妩媚。母亲精心做了一双小花儿被,把姐姐裹好了抱着,还背了一个大包袱,带了几块红咸菜,把自己也收拾的利利索索,大奶她们娘儿仨就去了唐山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从没出过远门儿的母亲俩眼一摸黑,第一次坐火车啥都觉得新鲜,所有的事儿都是大奶张罗着。从唐山到古冶尽管没多远,但车上的人挺不老少,始终没有座位。大奶帮着母亲拎着包袱,母亲抱着姐姐一直站到了古冶。出了火车站还有挺远的道儿,大奶又花了五毛钱打了个“驴的”,小毛驴车就把娘仨送到了赵各庄。

  母亲和大奶先到了西赵各庄,那是大爷的住处。当天大爷找到了父亲说:“老三,下班了到我那儿去一趟吧,她们娘儿俩来了。”父亲听了先是一愣,后来才明白过来,马上答应了。

  第二天,父亲请了假没去上班。直接去了大爷家,见到了母亲没有过多的话:“来了!你们娘儿咋儿来了!”还没等母亲把话说完,父亲的眼神儿就跑到炕头儿姐姐那儿。看着自己的孩子父亲百感交集,嘴里喃喃地说:“我也当爹了!我也当爹了!”母亲说:“你过年都没回家,一个人在这儿我也不放心呢!老是惦记着!”大奶问父亲:“没上班是接她们娘儿俩来了?”父亲一听就犯了难:“接啥!二哥说不让她来,嫌她长得磕碜!”大奶一听就来了气:“他咋儿管的这宽呢!老三,这是你媳妇儿,又给你生了闺女,你咋儿还听他的!自个儿过日子得有自个儿的主意!”说着大奶气呼呼地出门儿,回头又说:“你们呆着吧,我去买菜,回来咱们包饺子。”

  就趁这空儿,母亲跟父亲俩人儿在一起唠嗑儿,说了不少知心话,按母亲的说法儿就是“交了心”。父亲心疼地说:“你一个人在家里也不容易,嫂子们说啥你也别往心里去,等过几年了攒俩钱儿,到时候再把你们接来就中了。”母亲也说了坐月子的事儿,自个儿在家里挑家过日子,都是婶子大娘、界壁儿邻右的帮着,咱们得记着人家。大冬天的井水扎骨冰凉的,可要是心凉了,咋儿也热不起来啦!你看看你闺女,这回当了父母了,真的成了一家子人家了,咱们得一块儿好好的过呀!”母亲说着用手直抹眼泪。父亲平时话都不多,抱着姐姐没言语,故意逗着姐姐玩儿。看着父亲转移了话题,母亲也就没再说啥。

  没过多大时候,大奶就回来了,看着父亲母亲他俩挺和和气气,大奶也就放了心,开始张罗着包饺子。母亲她俩忙活着,父亲照看着姐姐,等饺子熟了,大奶还把大爷的酒壶拿出来,犒劳了一下父亲,又嘱咐了不少居家过日子的事儿。母亲说:“就算是补上过年的饺子了!”父亲说:“应该是润过年饺子!”大奶听了挺开心,如同一家人一样。

  第一次探亲,第一次出远门儿,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赵各庄……在那个春天,家里的小日子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母亲的人生岁月中,这一趟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到啥时候,她总也忘不了凤忠大爷大奶!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和母亲常常交心,俩口子从来没有过伴嘴争吵的事儿。

  老妈说:“话是拦路虎,人总是怕见面的。有些事儿憋在心里,就不如晾在桌面上,当面锣对面鼓,打开天窗说亮话!人与人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实实在在交交心,啥事都好办了!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也没有蒸不透的菜饽饽!只要心里不打疙瘩,啥事儿就没了拐扭!老一辈儿少一辈儿,传好传坏,说好说坏,过好过坏,其实都是自个心里的事儿!”

【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