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德育课”变“逼捐家法课”:聚光灯下的教师,如何不再“好心办坏事”

2018-01-23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天天有舆

  “老师”和“捐款”,这是最近舆论场中炙手可热的两个词,现在它们发生了不良联系。

  据媒体报道,广东茂名茂南区名为朝阳学校的民办小学,有一名学生家长不幸患重病,学校组织师生为这名家长捐款,这本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事,也能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德育课。但有学生家长报料,说老师强迫学生捐款,不捐款的学生还被拍照发到了家长群。有几位家长随即在微信群里对老师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反倒被老师教育了一番。

  于是,一堂本是弘扬爱心的德育课,硬生生上成了逼捐的“家法课”。“逼捐”与“师德差”的标签,又借此事件由个案变成了微博热搜。

  像这样“善之花”结出“恶之果”的新闻并不鲜见,而类似事件一再发生,实际上在给所有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做好事,除了要有好的初衷,还应保证实施方式“不跑偏”、事后应对“不跑题”,才能不被网民质疑。而这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始终找准“方向”。具体到此事件中,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方向”上的问题值得深思。

  事前的对话方向:“平视”而不“俯视”。

  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对家长并无“命令、吩咐、指示”的职能。而近年来,作为新事物的“家长群”,却有着自己的“潜规矩”,即老师说什么都对。出现这样的现象,既有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冀,又有唯恐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使孩子被“区别对待”的担心。

  无论如何,对老师的尊重在大前提上,是对文化与平等的尊重。显然,少数老师并没有搞清楚这种内在关系,于是本该平等交流的家长群就变成了老师的“下属群”乃至另一层面的“学生群”,而不少家长们因为种种顾忌只得忍耐。但随着一张几个孩子因为没有捐款就被迫站在讲台上“示众”的照片,这种对文化与平等的尊重被彻底打破了。长久以来家长们被压抑的情绪,在这一刻找到了出口,错位宣泄,随之形成了汹涌的舆情。

  事发时的思维方向:“顺势”而不“逆行”。

  同样是募捐,一张是“冰花男孩”照片触动你的怜悯,另一张是“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捐款在讲台‘示众’”的照片令你不舒服,这其中的差距,就是“顺势”与“逆行”的最大距离。

  有些人,思维的角度永远是对抗而不是双赢,你跟他讲合作共赢,他偏跟你同归于尽。放着捐献爱心的同学不褒奖鼓励,偏要把未捐钱的学生“拉出来示众”,这样的心态与当年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贴小黑花如出一辙,可以说是同一种思维方式下的产物。教师传道,传递的就是思维方式,而此类过时的思维方式,是公众最不希望看到的“言传身教”。

  事后应对的道歉方向:“唯实”而不“唯上”。

  笔者注意到,新闻中提到的“道歉”有两处,按照先后顺序,先是“朝阳学校所在的教育集团负责人表示,当事老师在事发第二天就向校长作了检讨,校长也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随后才是“这位老师已在微信群里向家长们赔礼道歉,并得到了家长的原谅”。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道歉的次序问题。如果新闻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报道的话,那么老师首先向校长检讨,然后在校长的批评教育下,再向家长赔礼道歉。至于那些最该被道歉的孩子们,新闻中反倒完全没有提及。很显然,这样的次序完全反了,同时新闻给公众传达的信息则是,“领导第一,学生最末”。二是道歉的主体问题。老师固然有错,然而作为捐款发起人的学校,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果能把目前这种“你错了你道歉你背锅”转为“我们错了我们道歉一起承担”,是不是更能迎来舆论的认同?

  事发后,有网友认为是近期教师热点频发,对教师群体的道德要求太高所引发的“池鱼之灾”。在媒体报道中,茂名市教育局负责人也提到,目前茂名正在全市推行“日行一善”活动,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为患病家长尽量提供更多的协助。而笔者认为,综合上文分析,此舆情不只是“师德”的问题。

  全民麦克风时代,类似于教师这种接触人群较多的职业,自然会拥有比其他职业更高的曝光机会,所以要有教学行为即公众行为的自觉;而教师这一职业,客观上要求品德“为人师表”,不过公众众口难调,难免对一些传统教育行为“吹毛求疵”,更别提那些有违道德底线的事了。所以,近来教师负面舆情频发,也就不足为奇。

  有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已可以称之为聚光灯下的职业。在聚光灯下工作,就需要有充分的自觉,有一定的公共行为处理知识,但“爱心德育课”变“逼捐家法课”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少教师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才使得这件本来“不是钱的事”(旨在爱心的表达与传递)变成了“钱的事”(有学生因为没捐款被“示众”)继而引发公众的激烈讨论,变成了新的“不是钱的事”(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在这样的转换之间,正能量变成了负能量,正向激励变成了逆向淘汰,而这一切,原因也许与师德无关,都始于对公共行为“方向感”的缺乏,对聚光灯之下的行为认知缺乏所致。

  也正因此,破解聚光灯下的教师负面舆情频发的难题,首先得需要教师自己意识到,在聚光灯下,多掌握一些“聚光灯下行为知识”,才能“扶正”教师群体的舆论形象,少一些“好心办坏事”。

(作者:曹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帝)

【责任编辑:李师荀】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