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并未远去》

2017-05-31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章春

  ◎作者:刘章春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7年3月出版

  “此书所写的故事是北京人艺关起门来过日子的那点台前幕后的‘家务事’,那些趣事乐事愁事苦事,那些回忆起来依然津津乐道的逸闻掌故,也不乏特定时期经历的曲折和传奇。更弥足珍贵的是,全书用若干老照片再现了人艺的精彩历史瞬间,图文并茂地传达了笔者对北京人艺的深情,反映了老一代人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北京人艺良好的精神传承。”

  在剧院,他破天荒地抛弃了对剧照进行摆拍的传统习惯,改摆拍为抓拍

  买相机,淘相纸,自缠胶卷,四季采风,在暗红光线的小屋中冲卷、放片、显影、定影……苦得其所,乐在其中,享受摄影的无穷乐趣,成了苏德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在那个年月里艺术化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最终在1978年的秋天将他带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做了舞台摄影师。那年他36岁。

  在北京人艺做摄影师有两难。此院名角多,尤其是肝火盛脾气大的名角多,照相的与名角们相处,地位悬殊,心理上极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总会觉得名角难伺候。此为第一难。我将摄影师与演员之间的融洽合作,比喻为是鱼和水的关系,提法有些老套,但是这个道理,做北京人艺的“一条鱼”,得想方设法能在剧院的这条河里自由畅快地游动,尔后才有可能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心境如水,从容不迫,拍出有艺术品位的剧照。

  在我的印象中,苏德新的性格比较内向,平素不大爱说话,但是他在剧院却结交了一大批演员做朋友,如刁光覃、朱琳、于是之、英若诚、林连昆、任宝贤。他熟悉这些人的脾气性格,熟悉他们的表演特点,他具备了干这个专业的那些个好习惯:读剧本,深入排练现场,反复观看戏在舞台上的合成,在合成中琢磨剧情故事与光线的关系……尤其是下心思琢磨演员在舞台上传达人物感情时举止作态的最佳点,所以他在拍摄过程中能够举重若轻,拍出了不少能真正代表剧院艺术水准的作品。

  另一难则是摄影水平。我一直认为,从审美角度看,观众在剧场大厅中所看到的不应该是剧照,而应该是作品,剧照是记录,作品是创作。舞台艺术摄影是一门很严格的技术,尤其是面对像北京人艺这样的大剧院,舞台摄影拒绝平庸,拒绝简单记录,摄影师对一部戏的整体风格,对空间层次的把握须持有艺术感觉。如果你看了戏后没有准确的艺术定位,在摄影技术上手再“潮”点儿,那么在北京人艺吃摄影饭肯定是很难。苏德新既有多年磨炼、化铁为钢的坚实的摄影技术,又能够与演员和导演融为一体,所以他像鱼一样游动自如。

  在剧院,他破天荒地抛弃了对剧照进行摆拍的传统习惯,改摆拍为抓拍。传统照相机的技术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快门速度和胶片的感光度,对于拍摄带有动感的对象从技术层面上要求很高,拍摄剧照受快门速度和胶片感光度的限制,所以拍剧照一贯是摆拍,即将演员的动作姿态、表情变化于瞬间静止固定,按下快门,有点像在照相馆里拍照片。摆拍,最大的问题是呆板僵硬,一看就知道动作是摆出来的,有做作虚假的感觉。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感光度胶片问世,苏德新便利用高速片可提高相机快门速度的特性进行抓拍,甚至在ISO800不够用时,他将相机的感光度定为1200,然后在暗房对胶片做迫冲,效果相当不错。而对舞台剧照的抓拍,则大幅度地升华了舞台剧照的整体艺术水平。

  苏德新与诸位导演如夏淳、林兆华、任鸣等人在合作上颇为默契,以致享有“特权”,每部戏在舞台上进入合成阶段时,他可以自由上下于舞台,用全手动相机即兴抓拍。即使后来的相机在技术上出现了TTL电子测光系统,直觉告诉他,在光线复杂的舞台上,拍摄经验与手动操作要比电子测光更可靠。

  摄影领域在题材和分类上划分得很细,如新闻摄影,如风光、人物、静物摄影等,我认为拍舞台剧照最难,舞台时空乃方寸之地,在一部戏的演出中,时空多变,光线会有几十种、上百种的变化,要在光线的微妙变化中记录下全剧的主要剧情,记录下人物所传达出的思想,这一切仅是在一瞬间发生,摄影师的工作就是要敏锐地捕捉并完美地定格在胶片上。此话说来简单,谈何容易。

  北京人艺的戏码时空多变,光线复杂,尤其是有不少的戏善用黑丝绒做背景,人物站在台口处表演,前后光比往往会相差十多倍,从舞台摄影技术角度考虑,光比如果相差四倍以上,胶片则很难体现出舞台空间的层次。1986年,苏德新在《狗儿爷涅槃》中拍摄的作品“狗儿爷与祁永年对话”成为经典:演出场景中,狗儿爷在前,祁永年在后,脸部光线前亮后暗,若按照通常方法拍摄,胶片对于隐在暗处的祁永年会因曝光不足而捕捉不到图像,为了表现出两人物前后之间的层次,更是为了捕捉到二人“心灵对话”这一瞬间,苏德新在拍摄时有意对前者做适量曝光过度,将后景祁永年的脸部表情清晰地展示于画面,以求准确表达出人物精神层面的对话。时光已然流逝30年,就其艺术张力而言,这幅剧照依旧是经典大作,无人出其右。

  在曾经的那些个岁月中,由于有了苏德新在北京人艺的创作,舞台剧照变得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带有经典味道过目不忘的作品,便是苏德新的大手笔。

  他从胶片起步,止于胶片。他在北京人艺建院50年之时,在数码革命来临之际,若一不求闻达的隐士,功成名隐。他退休了。(连载二十)

【责任编辑:袁瑞】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