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时代,9000封信算个什么?

2021-04-19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作者:杨歆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5年来,有1600名中南民大志愿者与4000多名少数民族孩子,因中南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笔友计划”结缘。他们用9000多封跨越千里的书信见证彼此成长。

现在的你还写信吗?

网络通信这么发达,

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一通视频

啥都解决了,还写啥信?

但是在中南民族大学

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他们五年间

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们

往来传书9000余封

在信中

孩子们写出那些不愿表达的感受

和无法言说的心声

志愿者们通过文字

传递出给予孩子们的爱心和陪伴

二者间组成了这个年代最温暖的连接

缘起

“书信在当下看起来或许是一种很笨拙的交流方式,但恰恰能让远方的人感受到真情流露。”

“糌粑、藏面、风干牛肉、酥油茶……姐姐,有机会我带你吃遍藏族美食。”

不久前,中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刘颖如期收到了一封3200多公里外的信。

写信的少年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中学的九年级学生旦增刚旦。得知这个小笔友用上自己的学习秘笈后,成绩从班级第24名升至前6名,刘颖高兴极了。刚开始通信时,旦增刚旦还曾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苦恼不已。

旦增刚旦就读的乃东区中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研支团“笔友计划”的发源地。这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农牧民子女,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孤儿。

2015年,作为湖北省首批进藏服务的高校支教团,中南民族大学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赴乃东区中学支教。研支团成员通过家访调研发现,这里的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很多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

当年年底,研支团成员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庇佑计划之心愿卡认领活动”,短短两天,45份孩子的心愿卡被45名社会爱心人士认领。图书、棉衣……一波波简单的心愿礼物来到了乃东区中学。

多数藏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表达意愿差、学习动力不足,相较于面对面沟通,他们更乐意在心愿卡上表达自我。

这让研支团队员们意识到,可以在纸笔间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搭建一座爱的桥梁。

中南民大第17届、18届研支团交接之际,正式发起了“庇佑呵护笔友计划”,结合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从民族地区中来”的相似成长经历,专门组织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乃东区中学的孩子进行书信结对。

孩子们在信中纷纷吐露心声,介绍自己的家乡风俗、学校环境,倾诉学习生活中的烦恼,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收到来自雪域高原的172封沉甸甸的书信后,中南民大团委在两天内招募到190余名志愿者。志愿者在回信中为孩子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并在交流中拓展汉语知识。

当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近10公斤的回信和礼物寄往西藏山南,有文具、教材、文学名著……

改变

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爱心的传递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发生。

性格内向的藏族小姑娘仓决吉巴从小失去亲人,在福利院长大。一年的书信交流以及支教团的帮助,让仓决吉巴变得活泼起来。

一次书信往来后,仓决吉巴递给第18届研支团团长马万玲一张小纸条:“你为我们做的事我会记在心上,我一定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们的成长给了研支团坚持做好“笔友计划”的决心。

第21届研支团团长蓝珊华曾于2019年至2020年在恩施来凤县接龙中学支教,是七年级(7)班班主任,并负责语文教学工作。

“老师,我们的回信来了吗?”“哥哥姐姐的来信什么时候发给我们呀?”等待回信的日子,孩子们常常兴奋地追问蓝珊华。“每次拆信封的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睛里都有光,围坐成一圈交流分享。”

经过5年发展,“笔友计划”已覆盖西藏山南、湖北恩施、贵州铜仁、广西三江4个民族地区的9所中小学校。

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爱心的传递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发生。

来自乃东区昌珠镇玉莎社区的次仁白玛,得益于志愿者“数学小窍门”的帮助,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班级排名第一。“笔友计划”实施期间,乃东区中学中考成绩在2019年从全区第六名跃升为第一名。

乃东区中学九年级学生扎西旺姆考入武汉西藏中学,实现了“看看大江大河、大武汉”的愿望。她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分享了自己被中南民族大学志愿者影响的故事,“是他们的无私付出和悉心指导,让我有机会到内地读高中。”

藏族女孩措吉成功考入中南民族大学,与曾经的支教老师李骏、梁好在学校迎新晚会上重逢,和帮助过自己的“笔友计划”志愿者成为校友。“毕业后我想回到西藏,助力家乡教育事业。”

“书信交流是陪伴与了解,更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也让我坚定了对支教服务的信念。”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花说,“笔友计划”让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感悟到教育扶贫的力量。

杨花的家乡在宁夏西海固贫困山区,读初中时,她曾接受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帮扶。

进入大学后,她因“笔友计划”结识了来自西藏山南的桑吉梅朵。彼时,桑吉梅朵在信中经常出现书写、语法错误。杨花就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利用往来书信帮助小笔友学习汉语。

去年,杨花报名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西藏支教,让爱继续传递。


【责任编辑:金卓】

要闻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文化

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