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印记与创新元素齐聚 百姓宜居和城市发展同步
北京:百里长街呈现新中国前行画卷

2019-08-2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世昕 见习记者 朱彩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长安街,从昔日的“十里”长街升级为今天的“百里”长街。

  70年间,北京长安街地标性建筑几经更迭,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和电报大楼记录着新中国第一个10年的故事。西单商圈、王府井步行街、金融街、国贸大厦……烙印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印记。

  最近10年,长安街上的风貌更加亮丽,528米高的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拔地而起;往东,城市副中心日新月异;往西,百年首钢牵手冬奥,变身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处于北京东西轴的长安街,如同一条穿越今昔的时间轴,标记着北京经济总量从1949年2.8亿元跃升到2018年3万亿元的历史进程,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迈向强起来新时代的生动缩影。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时明确指出,北京的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四个中心”的建设成为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北京市着力谋划“都”与“城”的关系,在“舍”与“得”之间谋篇布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百里长安街上,860年古都印记与北京改革、创新元素相交织,绘就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画卷,年轻人在这里迸发着创新创业激情。

  剥掉“白菜帮” 留下“白菜心”

  今年5月,创业青年袁文天和他的团队入驻北京西城区的金科新区,他们的气象分析大数据业务,有望与金融街商圈碰撞出火花,其背后是北京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动物园地区商圈摘下了华北地区最大小商品集散地的招牌,充分利用毗邻全国最富有“一条街”北京金融街,和全国最具活力“一个村”中关村的区位优势,成为首个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40多家企业落户,注册资本金超过700亿元。

  有一个具象的对比,北京“动批”市场年代卖的是几十元一件的服装,金融科技时代,一架无人机百万元起步。

  为北京动物园商圈赋予科技能量的中关村活力满满。70年前的中关村是只有40户农户的无名小村,而今已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的创新名片。

  据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和多所高校在中关村布局,形成科学城雏形,改革开放给科研人员松绑,打造出上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继而成长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京改革与创新的脚步一直向前。

  京郊怀柔,曾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西大荒”,最近两个高科技项目在这里悄然布局:一座称为“寰”的建筑主体结构刚完工。这是国家布局的大科学装置之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投用后小尺度天气预报的精度将达到500米,规模和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距离“寰”不远处有另一项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其建筑外形犹如“放大镜”,寓意为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可达到10纳米量级空间分辨能力,建成后将是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放眼京郊昌平区,一片未来科学城的最新版规划显示,未来科学城的面积要从10平方公里扩容至170.6平方公里,积聚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三大核心领域产业。

  这些变化被北京建设者比喻为:剥掉“白菜帮”,留下“白菜心”,让高精尖产业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实现北京的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每天新产生约200家创新型企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

  北京街面儿里藏着桃花源

  前门大栅栏附近,900米长的三里河“消失”百年后,近两年重现在市民的视野中,河中锦鲤游动,岸边柳树垂绦,周边的草厂胡同青砖黛瓦。有游客说:“北京街面儿里藏着桃花源。”

  草厂胡同群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胡同之一。近年来,秉持“老城不能再拆”“胡同居民也要过上现代化生活”的理念,胡同改造实现保护与更新同步。老胡同和四合院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胡同青石板之下的市政设施全部更新,现代化的排水系统解决了胡同居民的“方便问题”。草厂胡同群交出了老城保护与百姓宜居的合格答卷。

  对有8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来说,北京在发展中既要关照老城的保护,又要治理超大型城市的“大城市病”,还要实现“都”“城”里老百姓的宜居。

  网红打卡地南锣鼓巷胡同群中的雨儿胡同正在探索一种新的老城保护与宜居模式——申请式腾退、改善。

  胡同里的居民可自愿选择外迁或留下,外迁的居民,在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为胡同腾出空间;选择留下来的胡同居民,可“申请式改善”,在主动拆除违建后,能申请租赁腾空的正式房,改善生活条件。

  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张立新说,这种模式既可以疏解胡同的人口,减轻人口超载给老城带来的压力,也可以利用腾退的空间,改善留住居民的生活品质,由政府对胡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为胡同居民安装厨卫浴等基础设施。

  在过去,340米长的雨儿胡同塞满了违建,有的院落住进了十多户人家。如今,拆除了160多处违建,雨儿胡同还原了传统四合院的规制与格局,既有院落传统风貌,又有宜居的环境,还原了“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老北京风情。

  北京的两个超大型社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也变得宜居起来。这两个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社区,有近百万常住人口,因为交通拥堵、公共服务滞后等大城市病一度被调侃为“睡城”。

  一年前,北京市打出由108个民生改善项目构成的组合拳,覆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交通、社会管理设施等民生领域各个方面。一年间,回龙观、天通苑这两个超大社区建成12所普惠制幼儿园,提供3810个学位,每个孩子每月保教费用从过去最高6200元降至现在的600元,引入两所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增加2000个学位。医疗、养老、交通等短板在陆续补齐。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近年来出现了“留白增绿”景观。今年5月,在北京中央商务区,首个以“城市森林”为设计理念的公园正式开园,1.8万平方米的城市森林成为大氧吧。CBD高楼“丛林”中,这片珍贵的绿色为忙碌的白领和周围居民提供了晨曦锻炼、午间休憩的好去处。

  北京各处“书香”阵阵。近期,随着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朝阳城市书屋春风习习馆等书店的加入,三里屯形成一条独特的“阅读文化带”,各具特色的书店构成独特的书香街区,成为三里屯新的文化坐标和打卡地。

  传统与现代交织迸发活力北京

  今年9月,位于长安街最西端的首钢将迎来百岁华诞。百岁首钢活力四射。

  2005年,首钢启动罕见的整体大搬迁。2010年12月19日,首钢石景山厂区最后一座高炉停产,离天安门最近的钢铁工厂画上句号。

  “十里钢城”演绎蝶变。再次激活钢铁老城的是奥运元素。2016年,首钢人把之前储存炼铁原料的十多个筒仓改建成现代化办公楼,邀请北京冬奥组委入驻。原来的精煤车间被改建成世界顶级水准的冰场,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冬奥训练基地。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年轻人是中关村大街新一代的创业者。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企业,今年年初获得约6亿美元的B轮融资。

  在中关村,像地平线这样的泛人工智能公司高度密集,形成了从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到核心算法和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聚集了一批全国、全球领军企业,部分关键技术环节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集群,初步形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今年年初,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百强企业,有6家中国企业入选,其中地平线等5家来自中关村。

  北京市厚植创业沃土。2018年年底,海淀区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在全区40个社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地平线公司作为海淀区政府的“创新合伙人”,深度参与其中。

  在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于军看来,“创新合伙人”制度是把政府所掌握、能影响和撬动的各种创新资源整合起来,赋予“创新合伙人”地位,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优势,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提供服务。

  在“创新合伙人”理念支撑下,海淀区为人工智能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运用,抓住5G商用重大机遇,推动互联与物联技术和模式创新,前瞻布局5G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实现5G时代率先领跑。

  这个夏天,北京市推出了“掌灯人”制度,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意在推动夜间经济发展,让古老与现代元素共同激发活力北京。

【责任编辑:贾志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