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雨中踏上红军道 切身体会长征精神

2019-06-1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林 陈卓琼 唐希

  6月13日,江西赣州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的记者团在大雨中体验重走红军长征小路5公里。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建泉/摄

  扫一扫 看视频

  本报于都6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见习记者 陈卓琼 中国青年网记者 唐希)6月13日上午,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在于都县祁禄山镇实地走访,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再走长征路。雨大水急,山路泥泞,一路上许多记者都在感慨长征路真难走。但体验结束后,记者们都表示更加体会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今后将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在工作中践行“四力”要求,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征路?用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任小亚的话来说,这里“桥不是桥,路不算路”,这更像是“满是乱石,充满泥泞的山林沟壑”。很多地方,都只容得下单人通过。路上经过的金沙桥是由几根木头并排搭成,脚下的金沙河水流湍急,走在上面让人胆战心惊。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汤丽君是第一次走长征路。由于当天大雨,山路泥泞湿滑,5公里的红军小道上,她摔了三跤。第一次是因为鞋带松了;第二次是走到一处山坡,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到了泥里;下山时发现自己掉队,想赶紧追上大部队的她,脚下一滑又摔一次。

  冒雨走完5公里,汤丽君已全身湿透。“一路走下来,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才走5公里,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爬雪山,过草地,与他们相比,我们走的这5公里根本不算什么。”汤丽君说,这次重走长征路,让她深刻体会到红军当年的不易,也更鞭笞自己,作为媒体人要用镜头、用手中的笔,采写出更多鲜活、感人的故事。

  这段独特的采访经历也让《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李贞十分难忘。在湿滑狭窄的山路上,她和同事要做视频直播,一边拿着设备采访、讲解,一边小心翼翼地行进,还得确保直播设备不被淋湿。在下山的石子路上,李贞脚下几次打滑。她和同事打起伞,又用雨衣护着直播设备。由于山里信号不好,他们的直播几次中断,一行人只能站在雨里,不断地调试设备,重新找回信号。

  一趟下来,李贞的身上早已湿透。但李贞和同事都觉得这一趟很有意义。“这是一次挑战,很难得,能在雨天的山路上,踏着红军走过的路工作,可能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这次走红军小道的经历,让她体会到了长征的不易,也更真切地领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长征精神。

  在李贞看来,今天的工作环境已经算是很恶劣。这也是自己历次采访中遇到的较极端的情况之一,但红军当年夜里行军,还得面临敌军的追捕,更加危险,“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体会红军当时的状态”。

  《光明日报》记者王清彬是第一次参与长征主题的采访,也是第一次实地走访长征路。走了几里山路后,他感到有些疲惫,泥泞的山路上脚底时常打滑,他不得不拄着竹棍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冒着雨,走着泥泞的山路,有种风雨兼程的感觉。可以想象当年中央红军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克服了怎样的困难。”

  以我一身褴褛,换来繁花似锦。通过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险路途,媒体记者更加体会到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感受到了新闻工作重任在肩。

  《广西日报》记者周珂表示,在泥泞的山路上,在遍地的荆棘中,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拉近了自己与历史的距离。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他将不忘初心,认真践行“四力”要求,通过手中的笔,再现长征中生动史实和感人故事,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讲好长征故事,弘扬伟大精神。

【责任编辑:贾志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