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和“喷喷群”: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性焦虑和成长

2019-03-2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程 垒

    近日,“夸夸群”和“喷喷群”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走红。在“夸夸群”里,随便一件小事,都会获得无数表扬和肯定,即使是有过错的行为,也会被吹捧到九霄云上。相反,在“喷喷群”里,再伟大的功绩和成就都会被贬低得一无是处,让你的心情黯然失色。为此,来自清华和北大的学生,专门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清华辩论队坚持 “夸夸群有用”,理由是正面鼓励的力量无穷大;北大辩论队认为“喷喷群更有用”,人要接受现实,不能总生活在幻象里。

    站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任何一种从众行为背后一定有群体性心理基础。“夸夸群”和“喷喷群”在大学生中的火爆,侧面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也折射出他们共同的“群体性焦虑”心理特征。

    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抗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如今的大学校园早已是95后、00后的天下,他们充满朝气,且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物质生活条件越是丰富,越是会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他们异地求学,身边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和温暖,没有了亲戚朋友的赞赏和鼓励,便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夸夸群”和“喷喷群”的出现,让他们感觉好像自己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回到了高中校园里,在“夸夸群”的溢美之词里重温父母的溺爱,在“喷喷群”的尖酸刻薄里回味朋友之间的调侃。大学生在这“一正一反”,“一推一拉”中克服内心的孤独,摸索前进的方向。

    从形式上看,“夸夸群”和“喷喷群”并不是新奇独特的产物,大学生手机里还有五花八门的“群”:像“占座群”、“考研群”、“工作群”、“兼职群”、“驴友群”已经司空见惯,还有类似“失恋群”、“小哥哥群”、“小姐姐群”这样的“群”,更夸张的还有“打饭群”、“打水群”、“发呆群”。感觉大学生就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群”中寻找自我,仿佛没有加入“群”,就脱离了这个社会,变成了落单的大雁。这反映出他们内心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他们自找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在数字时代,手机成为每个人必备工具,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手机不再仅仅是一部通讯工具,而是一种文化。。

    摆在当代大学生们面前有一条横亘: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不清楚最终要到哪里去。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社会总是在进步,网络改变了一切,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选择有很多,但是他们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做。被“精英思维”左右的大学生们,不好意思通过请教、提问的方式从别人哪里获得答案。“夸夸群”和“喷喷群”提供了另外一种获得答案的方式,通过“夸夸群”的信息反馈验证哪些事情可以淡化,甚至是可以放弃的,通过“喷喷群”的批评否定来磨炼意志,激发潜能。

    “夸夸群”和“喷喷群”的出现,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渠道。无论是做得对,还是做得不对,都能在轻松的调侃中成为过去式,然后重新面对明天,面对未来。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群体性焦虑的同时,也在通过“夸夸群”和“喷喷群”传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他们试图在社会巨变过程中抵抗来自社会和外界的压力,想通过一种轻松戏谑的方式消解失误和挫败带来的不适感,更想在共同的群体认知中审视自己,适应环境,坚定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博士后

【编辑:姜继葆】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