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自信

2019-02-1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牛春兰(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文津书院负责人)

  将国家图书馆文化艺术知识总库的功能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努力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与传播阵地。

  ------------------------------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历史、来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图书馆文津书院多年来以继承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自信为己任,以宏富馆藏为依托,以社会资源为桥梁,以普及和发展传统文化为目的,古为今用,致力于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政策土壤。我们文津书院将国家图书馆文化艺术知识总库的功能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努力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与传播阵地,书院的文津雅集被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

  我们倡导读“祖先留下的一本好书”,开设“古籍书房”、展示《中华再造善本》中的《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等古籍文献;还运用现代化手段,生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要求,进一步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拉近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从而增进社会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凝聚力。

  文津书院曾启动“文化自信·大国真传”的全年公益讲座,邀请到的主讲人都是家传或师传深厚的中国文化传人,初衷就是要在单车都能共享的时代,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过去秘不外传的“大国真传”。前太庙研究员、礼乐研究专家贾福林先生就认为,让国人特别是孩子从小确立民族文化信仰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要在启蒙阶段就遇到大国真传,实现根与芽的对接。

  我们书院的文津雅集还定期举办寻甲骨文记忆、观古人文房艺术、诵读国学经典系列等活动。在给孩子讲解国学知识时,我们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会不一样。让孩子观看、听讲解、背诵国学知识并不是终极目的,关键是要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场景,让孩子们感同身受,理解文本背后的意思。

  在成立文津雅集爱谷雨朗诵团之外,我们还与北京少儿京昆艺术教育学会合作设立了《京剧启蒙国粹传承项目工程》的实验基地。著名京剧音乐艺术大师、京胡演奏家汪本贞先生之女汪锦生会长独创和主编的进阶式《少儿京剧启蒙》系列读本,作为我们的教材,结合京剧启蒙“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基于精心挑选的30个京剧故事进行教学,通过京剧的生、旦、净、丑的知识学习和唱、念、做、打的基础训练,引导现代年轻人了解和热爱京剧艺术。

  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由京剧“管派”王迪的学生任景利老师主持的“四季古琴雅集”,由中国花卉协会、著名梅花院士陈俊愉教授之子陈秀中先生主持的“东方花道雅集”,由非遗传承人谢美霞女士主持的“中国唐密茶道修学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献形式藏于国家图书馆,让国粹进国图、国典添国乐,传统艺术的启蒙教育不仅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京剧文化,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来继承和发展壮大我国的传统艺术在当代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

  文津书院是公众文化知识普及的场所,是公众终身学习的课堂,也是青少年教育基地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史知识的普及场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在全民特别是青少年中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我们愿意从我做起从文津书院做起。

【责任编辑:贾志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