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
白鹭洲书院的宋末回澜

2018-12-1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宋代的江西,最繁荣的一项文化工程大概就是建书院。宋嘉熙四年(1240),刚来吉州(今江西吉安)一年的地方官江万里(1198~1275),就按照他母校白鹿洞书院的样板,在纵贯江西南北的赣江的江心洲上,建起了一座白鹭洲书院,还把他老师的老师——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贴在堂前,作为办学指南。

  白鹭洲茂林修竹,清幽雅致,是办书院的好地方。江万里在漫长的为官生涯中,先后创办了3所书院:吉州府的白鹭洲书院,隆兴府的宗濂精舍和南安军的道源书院。其中,以白鹭洲书院最盛,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齐名为宋代江西三大书院。

  很多年以后,白鹭洲上已经没有白鹭了,书院也早已没有了读书声,但因为一个人的名字,书院的历史将永远不会被湮没。

  江万里主持书院期间,先后聘请了不少名师,其中以欧阳守道(1208~1272)的为人为学最为出色,而他最出色的成就,是培养出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学生——文天祥。

  文天祥在《祭欧阳撰斋(守道)先生》一文中写道:“某弱冠登先生之门……盖有年于兹。”也就是说,20岁的他在宋理宗宝祐三年(1255),到白鹭洲书院读了一年书。他这样称赞老师:“横经论道,一世宗师,及门之徒,不将即相。”

  在欧阳守道看来,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做官而忘记国家耻辱,这是丧失气节的表现。所以,他在讲学中,一边抨击时弊,一边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他认为,浩然之气人人有之,不必外求,只需内养,就能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威逼利诱而不屈服。他也许并没有想到,他的学生们在几十年后,会以一种异常悲壮的方式,实践老师的教诲。

  当时的白鹭洲书院教学质量极好,上了一年学的文天祥就在宝祐四年(1256)年赴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省试。临行前他写了一首诗《次鹿鸣宴诗》,其中一句“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功名并不是文天祥的目的,气节才是。

  顺利通过省试后,21岁的文天祥于同年参加了集英殿殿试,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一万多字的文章没有草稿,一气呵成。主考官盛赞,“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是卷古宜若鬼镜,忠肝如铁石)”。宋理宗钦点文天祥为一甲第一名——这是吉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同榜的39名吉州进士中,来自白鹭洲书院的学子就有4人,宋理宗御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以示褒奖。书院一时名震朝野,生源大增,欧阳守道在《白鹭洲书院山长厅记》中记载:“庐陵士至二三万,挟策来游者,不于州学则于书院。”至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书院学子达数百人。

  官至左丞相的江万里曾对皇帝说:“今世所少,惟节义。”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蒙古军急攻襄阳,江万里多次请求遣师往救不允,气得辞官而去;咸淳九年(1273),江万里出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与也在湖南为官的文天祥相会。论及国事,他对文天祥说:“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75岁的老师,把挽狂澜于既倒的愿望寄托在了学生身上。奔流不息的千里赣江上,白鹭洲书院在乱世亦不可苟全,然师生忠烈,在大势已去的宋末,激荡起最后的回澜。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听闻元军入侵,襄阳失守,已经退休在家的江万里率领家人,在屋旁的芝山后挖了一口池塘,取名为“止水”。元军破饶州,江万里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言罢,率子侄投“止水”殉国。

  江万里希望,自己的死亡能唤醒“天下忠义节烈之士闻风而起,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文天祥没有辜负,被罢官在家的他毁家纾难,于同年起兵抗元。8年后,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丹心可照汗青。文天祥的同门师弟邓光荐(1232~1303),亦追随文天祥抗元,举家12口战死沙场。

  建于洲岛之上,800多年来面对战火与洪水的轮番洗礼,白鹭洲书院的重建次数在中国的书院中居于首位。书院至今仍保留一副楹联:“陵谷经几迁此地依然为砥柱,江河同万古斯文有幸见回澜。”如果说屡建屡毁是一种不幸,那么屡毁屡建就是一种强大。精神的东西,比建筑长久,节义的力量,在文章之上。

【责任编辑:贾志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