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杂志创刊十周年,探讨价值重建命题

2018-12-04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黄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帅)11月30号下午,价值重建论坛暨《文化纵横》杂志创刊十周年会议在京举办。会议分为两个论坛,分别是“全球变局与价值重建”论坛、“当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危机”论坛。参与嘉宾来自政界、企业界与学术界,不同嘉宾从各自的工作经验、日常思考出发,结合时事政治,对当下诸多重大社会命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坛旨在以中国立场为本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与前景。

  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潘世伟、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强世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所研究员张平在“全球变局与价值重建”分论坛上发表了各自看法。

  戴志康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文化重建有了很大的成就,但价值重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讨。潘世伟则指出了中国文化重建中四个基本的导向性命题:主体定位问题,持续增长问题,共同体问题,以及正能量问题。强世功、王立胜分别从国际秩序和史观重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价值重建问题。强世功认为,中国价值重建最根本的课题是价值的根基建立在哪里。王立胜则认为,中国的价值重建应建立在史观重建的基础上。张平提出,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价值可讨论、交换的平台,亟需一个各种价值进行对话和交互的平台。

  面对当前国际社会中出现的热点新问题,尤其是知识分子面临的文化重建问题,《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中共吉林省委原副书记林炎志、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曹锦清、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韩少功、北京大学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也在论坛上进行了讨论。

  杨平和曹锦清都认为,当前中国的公共知识危机集中表现为“词语”的缺失,当面对快速变迁的技术和全球化,知识分子找不到相应的名词来表述对象。林炎志还强调了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化进程对中国知识和价值变迁的影响。房宁认为,中国公共知识的危机是一个范式转化问题,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既有的知识范式正在发生转向,而新的范式又未形成,在新旧转化之际,社会陷入知识匮乏甚至危及的局面中,也属于自然,而未来的出路还有赖于实践。渠敬东则指出,中国文明具有千年传统,其传承是非常丰富、复杂的,价值重建要考虑文明的传统问题。

 

【编辑:郭艳丽】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