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钊:问津书院的“尊道”“崇德”“好学”精神仍未过时

2018-11-3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曼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张曼玉

    位于湖北武汉新洲区的问津书院,是一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代书院。它不仅渊源有自,而且文化价值十分丰厚,影响深远。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它的文化价值呢?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表示,对于书院的文化价值,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与把握。比如,从书院曾培养大批人才的角度,评述书院的文化价值;从总结书院教学经验的角度,揭示书院的历史贡献;从书院传播文明、交流学术的角度,揭示书院的历史功绩等等。

    “问津书院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为荆楚学人及当地士民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导向。书院在历代兴学育才中,围绕精神家园的建设,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对于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亦有不可轻忽的现实价值。”黄钊说,问津书院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大力倡导“尊道”“崇德”“好学”精神,值得高度重视。这三大精神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瑰宝,是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思想源泉。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张曼玉/摄

    重视“道”所确立的法则

    在黄钊看来,问津书院的贤达们,非常注重“尊道”。

    明代学者黄彦士云:“当年同志,共集斯地,日有会,月有课,亦幸与四方诸同志互相质证,以共发明夫子之道。”这里明确突出了“发明夫子之道”的基本宗旨,鲜明地表达了尊道意识;又如,明代著名学者耿定向曾指出:“自来诸大儒讲说,非有所矜异以矫世也,要在惟明古人之道而已。”提出了“惟明古人之道”的学术追求,其“明道”理念亦十分突出。

    此外,书院以“问津”为名。正是在“问津”的激励下,书院历代学人把求学问道作为最高追求。

    这一切,都从不同视角,反映了问津书院把“尊道”作为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大加提倡。

    黄钊表示,“尊道”,是我们民族理性主义的集中体现,儒家尤其认真对待。

    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关注“道”的价值,超过了关注生命的价值。在孔子看来,只要闻得大道,即使马上死去也不遗憾。儒家亚圣孟子也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命题,意在强调“得道”,避免“失道”,其尊道观念,亦清楚明白。

    黄钊认为,人们一旦把握大道,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就能矫正未来的航线与征程,懂得应该怎么行、怎么做。

    “‘道’是人们行为的‘灵魂’,能自觉‘尊道’,就能把握正确的精神支撑。‘尊道’在今天也很有必要。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今人应当践行的‘道’,我们应当自觉对之努力遵行,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方面坚定不移。”黄钊说。

    倡导“崇德”精神

    “崇德”,指的是高度推崇道德的价值,这成为“问津书院”的重要传统。

    《续修问津书院志》明确强调:书院“自当以讲道论德、明体达用为旨归”。这里所强调的“讲道论德,明体达用”八字,相当于今天的校训,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表明传播儒家道德,是书院的重要价值取向。

    清代学者王祚兴在概括书院学习风气时曾说:“得书院而聚学焉,以遵先圣会友辅仁之意……循是以往,游泳乎诗书之中,沉潜乎道德之域……”他把“游泳乎诗书之中,沉潜乎道德之域”,作为书院重要风习,加以赞颂,其中透露的崇德观念,亦十分浓郁。

    “崇德”也是儒家文化的优势所在。孔子非常重道。而他重道的立足点,乃在于“德”。

    孔子曾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后来,曾子的门人问曾子:夫子之“道”究竟是什么?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孔子所追求的“道”,即“忠恕之道”。其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的乃是“忠”道;其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乃是“恕”道。“忠恕之道”,从本质上说,体现了对人的关爱,是仁爱精神的高度概括。

    黄钊认为,问津书院倡导“崇德”精神,为人们修身立德奠定了思想基础。修身立德,是人们在社会立身做人的重要环节。人们能否按社会道德规范严以律己,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人与禽兽之分的大事。

    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可见,有无道德自觉,是人区别于禽兽的重要标志。

    “书院的‘崇德’传统,即使到了今天,仍未过时,是建设精神家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黄钊说。

    倡导“好学”精神

    “好学”,亦为书院历代贤达所看重,并大力加以提倡。

    当时,学子们十分注重自己的学业深造,大家争先恐后,前来书院求学问道。

    据曹翰《问津书院赋》载:书院开办后,出现了“本郡之儒绅毕集,异方之师友来从。轩盖相望于道路,皋比并列于儒宫”的盛况,在大师授课时,“户外之坐席常满,桥门之观听雍容”,学子听课求学气氛十分热烈。

    彼时,学院制度严谨,风气纯正。大师们“开绛帐以传经,下缁帷而课读”;学子们“以诗书为堂奥”,“以道德为藩篱”,勤奋学习,修身立德。全院上下,好学风气浓郁,师生们醉心于学术探讨,出现了“近绍程朱之脉,远追邹鲁之风”“宗姚江(王守仁)者以致良知为主,学甘泉(湛若水)者,以体天理为宗”的学术探讨氛围,形成了“讲道著河汾之盛,谈经追虎观之雄”的盛况。

    正是这样的教学风气,把“好学”精神貫穿于其中,激励学子们孜孜不倦地在书院上下求索。

    “好学”,也是儒家先哲的可贵追求。

    孔子提倡“学而不厌”,并把“学而时习之”,看作一种快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强调献身于“天降大任”,主张在求学方面,“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中庸》围绕振兴学业,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项原则,主张在“学、问、思、辨、行”方面,狠下功夫。

    儒家所倡导的“好学精神”,为问津书院的贤达们代代继承,广为传播。

    “‘好学’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可靠保证。人们只有坚持‘好学’,才能对社会建设中所碰到的问题,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知之较少,到知之渐多。问津书院的“好学”精神,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黄钊说。

【编辑:齐琪】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