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人之规矩 开时代之生面
第十届海峡国学论坛在筼筜书院举办

2018-11-29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11月24~25日,由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等共同主办第十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举行。

微信图片_20181129145606.jpg

筼筜书院

    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朗朗童声中,论坛开幕。当晚,书院举办两岸知名专家共同参与的会讲。会讲由筼筜书院院长王维生主持,台湾大学原校长孙震、台湾大学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陈鼓应、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朱高正、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就此次论坛主题“新时代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展开对话。

EQ2A7917+-.jpg

陈鼓应,资料图。

    陈鼓应回忆,自己年少时“摇头晃脑”背四书五经,父亲诚信为人,母亲对子女无私关爱,整个村子充溢着“尊尊亲亲”的风气,传统风俗民情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在人生的多次挫折中,因为《老子》的柔韧、《庄子》的达观,让我重新站起来,学会不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正负两面看问题,这是经典对个人生活的实际意义。”

    朱高正认为,国学要把以前好的东西“补起来”,但也不能全盘复古,国学与人的日常相关,国学是鲜活于当下的。其处理人与人、不偏不倚的“中”思想、讲究孝悌的“家”观念,对当今世界有着现实意义。

    李宗桂认为,国学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对待文化自信应有“风轻云淡,不急不躁”的态度,相信自己、国家和民族,有底气古为今用。在新时代下,国学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有“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孙震分享了多年前台湾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批怀有传统大公无私精神的经济学家、工程师的故事,体现了儒家思想“人生知所节制”“义须在利之前”“责任与权利平衡”等观念落入到个人信仰和实践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筼筜书院创院院长王维生介绍,过去9年,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的议题涵盖《诗经》《周易》《老子》、朱子理学等经典研究。经典的传承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等主题,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核心思想。

    筼筜书院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地处厦门的独特地缘优势,紧紧围绕国学这个主题,致力于推动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的交流当中,没有什么词能够像国学一样,超越政治、经济、地域的阻隔,将海峡两岸的文化情感深深地连结在一起。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不仅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学者,更向德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汉学家打开研讨交流的大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古今传承与精神命脉。

    十多年来,筼筜书院秉持旧学商量,新知培养的办学理念,书院开设了一系列符合各人群各阶段学习的国学、国乐课程,举办论坛、公益讲座和国乐演出等活动,使之成为厦门人们的精神家园。

    根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书院制定了从《三字经》等蒙学到《论语》四书再到诸子和五经等概论的十阶国学课程体系。书院也通过民乐课程、学术论坛、主题课程和公益讲座等形式提供了成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当代书院处于具体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如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推动本土文化,如何与本地学校协作共促发展,都是当代书院的“新功能”。筼筜书院地处厦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设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儿童夏令营,引导孩子通过“闽南先贤的传奇故事”“有趣的闽南童谣”和考察闽南建筑等方式,感受和了解闽南文化。

【编辑:齐琪】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