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留学青年》记录95后独生子女漂洋过海的焦虑迷茫

2018-11-27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我们不能只盯着每年被哈佛耶鲁录取的那1%的‘成功者’,那些成功学叙事更多是市场营销的手段。”廖元辛说,“我们应该想一想,对于另外那99%的普通留学生来说,他们是如何面对异乡的孤独,面对文化冲突的考验的。”

    90后95后的独生子女在国外如何成长?在看似衣食无忧的生活背后,他们经历着怎样的迷茫、纠结与心无所依?近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场分享活动上,北大校友廖元辛携新书《新留学青年》,与在场观众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

    面对现场观众,他抛出了一连串问题:留学生在国外为什么事情欣喜,又为什么事情担忧乃至抑郁?为什么有的留学生一出国就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甚至明显减少了联系?这一代“新留学青年”与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国门的留学生有哪些异同?在“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下,小留学生过早的漂洋过海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利是弊?

    “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不能真正走进一个一个普通留学生的内心,我们就无法真正走进这上百万留学生群体的生活,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二三十年留学热的意义。”廖元辛说。

    写作《新留学青年》,正是廖元辛对这些问题的记录与回答。2015年从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毕业后,他曾因找工作、文化融入等问题经历了长达半年的焦虑与迷茫。然而,也正是在这段迷茫中,在北大上本科期间就曾出版过长篇小说的廖元辛,再次萌生了写作的想法。

    “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知道如果我是这样焦虑迷茫的话,为什么其他留学生却过得那么开心。”廖元辛回忆道。但观察的结果令他惊讶,在进行了一轮初步的采访之后,他发现,对于许多正处于“成长疼痛期”的留学生来说,在异国的焦虑、迷茫和孤独感无所不在,甚至已经成为了“留学”本身的题中之义。

    “他们只是嘴上不说而已,至少,不对父母说。”他总结,“那时候我就在想,需要有一个人,把这些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反映给国内的读者。”

    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廖元辛走访了美国30余所高校,浸入式采访了百余位赴美留学生,以微焦对准这一群体,零距离记录下他们在海外经历的成长与彷徨、身份认同与文化碰撞。

    回国后,他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选取了采访中印象深刻的20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留学心得,完成了纪实文学作品《新留学青年》。

    在这本324页的作品中,他记录下12岁赴美的小留学生艰难融入陌生环境,也记录下沉浸在无数光环中的“北大才女”,在异乡碰壁时的失措与茫然;他写到曾经异地的学霸情侣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写到随夫陪读多年的妻子,在出走和留下间犹豫不决;他记录下无数留学生在“中国人”与“美国化”之间进行的艰难取舍,也描绘了言必称自己“是一个纽约人”的北京爷们儿踏上归途的心路历程。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够做到精确和真实。”廖元辛说。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称赞这本书“难能可贵,远胜于说教和评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则在推荐语中写道:“读一下,你会知道自己准备好没有,你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对于书中描写到的故事,许多正在留学或已经归国的年轻读者都表示感同身受。“冷静克制,不带偏见,富有同理心,写得极好。”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的俞法说,“能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友梁牧笛则认为,《新留学青年》是她回国后“看到的最好的一部非虚构作品”,“感谢元辛为我们记录下成长中极为重要的时刻,这将成为一代人的记传史”。

    “许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海外会遇到什么困难。”留学生家长孙南南说,“感谢元辛的勤奋和努力,让我开始理解孩子在国外的选择,也开始和女儿共同成长。”

 

【编辑:李伊涵】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