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创”升级版
西工大:65%学生曾获创新创业奖项

2018-11-0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秀青 孙海华

  吴秀青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3年时间,获得创新创业类国际级奖项295项,国家级奖项804项,省部级奖项2571项,覆盖的校内学生多达65%。不仅如此,大胆创新、勇敢创业的双创典型也不断涌现,多名学子入选“创业精英”、“创业明星”、“大学生年度人物”榜单……

  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如何打造出“双创”升级版?记者采访获悉:一套集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服务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已在该校形成,以“高水平、硬科技、军民融合”为特色的西工大“双创”模式,正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强烈意识、科学精神和卓越能力。

  “读大三时,因为受到创业大咖们的影响,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那是4年前,刘闯还是西工大自动化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一次由学校邀请创业大咖举办的讲座,让他感到“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创新创业是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事实上,“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梯次递进”的全覆盖教育体系,正是西工大确立的“双创”教育基础。

  在该校,“面向全体”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意识;“结合专业”,就是调动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双创理念和内容,将学科、科研和学术优势转化为双创教育优势;“梯次递进”,则是根据学生所处年级和创新创业的需求差异,制定不同教育方案。

  “在低年级,通识教育重点培养双创素质、意愿启发。”西工大副校长万小朋告诉记者,针对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主要开展兴趣教育,引导他们参与各类创业大赛,锻炼实践能力;对有强烈创业意愿并付诸实践的学生,侧重的是“市场导向、实战锻炼”,注重培养其创业实际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第一、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围绕“双创”开设的国际课程、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多达20余门,聘请的校外创业导师167位,还先后邀请多位创业大咖到校交流分享。

  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健楠,从进入西工大起,就与学校“飞天创客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大一时,抱着对水下航行器的浓厚兴趣,他申请加入大学生创新中心。4年本科生涯,在创新中心教师的指导下,他所在的项目团队完成了“潜创”水下机器人初级产品的构想和模型构建。

  升入研究生,创新中心为朱健楠团队提供了免费入驻场地,并给予每年5万元的创业资金,用于项目研发。同时,还邀请水下航行器领域专家,对他们展开一对一深入辅导。

  经过对项目的不断打磨,目前,团队已获得10余项国内外双创奖项。公司还免费入驻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创投加速器,借助学校搭建的投融资平台,直接对接市场资本。

  在西工大,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任;在学院,党委书记或院长是第一责任人。目前,学校已建立起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管理服务队伍,在指导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和认证的同时,鼓励教师从科研项目中精选提炼大创计划选题。近两年来,每年获批立项的国家级大创项目400多项,覆盖学生2000多人。

  学校还开辟出7800余平米的双创实践场地,创新中心、创客吧、创+广场、创想孵化器等软硬件“要素”一应俱全。“基地、基金、项目、竞赛、交流”五位一体,“校地、校企、校所”三方协同,“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融合共生——这样的完整体系,为创业学子创建出一条完整、高效的创业生态链,助力他们双创征程上的每一环节。

  目前,西工大在孵创业公司59个、创客500余人,在孵学生创业团队78个、创新项目800多个。其中,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类项目占80%以上。学校给予每支团队3000元到10万元不等的项目建设经费。

  在学校努力下,西工大翱翔星空创业团队为国际立方星的设计确立了“中国标准”;学生戴维率领团队创立的科技公司,已推出多款主流无人机平台;刘闯创立的公司,拥有多项模块化应用型技术,其中两项技术刷新世界纪录;李学思先后10次带队参加国内外双创大赛,主持研发的浩劫机器人斩获多项冠军……西工大也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称号。

【编辑:郭艳丽】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