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周立波不应止于“优秀作家”
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2018-10-3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新玲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新玲) 10月30日,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编译家周立波诞辰110周年,一场小型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认为,研究周立波应不止于“优秀作家”这个称谓,要从精神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发扬、传承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湖南籍作家周立波1928年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开创了乡土文学新主题和新风格,与同时期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他一生共创作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的内容进入中小学课本。

  周立波的文学生涯是从西方文学和苏俄文学作品翻译起步的。从1935年到1937年,作为左翼文艺运动的后起之秀,周立波独立翻译了外国文学作品17部,其中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和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10月30日在京举行的“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嘉宾认为在周立波的作品中具有崇高和诗意的美学特征,其中包含崇高理想信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女士曾出版了纪念祖父的两本著作《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梦思故国静听箫》。与会嘉宾对这两本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真实还原了周立波的一生,包括革命经历、写作历程、家庭情感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周立波价值巨大。这两本著作的责任编辑、团结出版社社长梁光玉认为,这两本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周立波年轻时对革命的向往和选择,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对革命的投入是因为他身上的理想主义光芒;可以了解周立波一生坦荡、真诚,文学成就达到了当年的一流但从不诋毁别人,有自己独特的做人风格。他提出,研究周立波应不止于“优秀作家”这个称谓,我们要从精神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发扬、传承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家周健明先生是周立波的儿子,他对于越来越多的评论家与研究者把周立波的作品界定为乡土文学表示认可,“乡土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民族性与地方性愈来愈突出,成了它们共同的特点。可能断言,站在时代前列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色反映历史真实艺术精湛的乡土文学,不仅不会消失,还会永驻文坛,在文学史上占据崇高的地位。”

  为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推出《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新版单行本,并将《暴风骤雨》纳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让更多中小学生能够了解这部优秀作品。

【编辑:齐琪】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