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臭水沟“消失” 填埋了真正的问题

2018-10-2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之心

  从整治水体项目之初,当地政府就应当有积极听取专业意见的意识和自觉,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优方案。

  -------------------------------------------------

  如果你家小区门外有一条发黑发臭的水沟,你会怎么处理?据《新京报》近日报道,在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22日启动的2018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中,针对石家庄5处黑臭水体,当地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将水沟直接填埋,然后在表面覆盖上绿色防尘网了事,令人愕然。

  按照常识,填埋只是让黑臭水体从“看得见”变为“看不见”。这种处理方法,不像是解决问题,倒像是“填埋”了真正的问题。细究当地官方的回答,也确实能感受到其无奈。比如,当地政府官员介绍,填埋之前,水沟中的生活垃圾已被全部清理,整治资金的缺口也确实较大。

  整治水体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听取和吸纳专家的声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障整治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早有专家就直指填埋黑臭水体“过于简单粗暴”。从整治水体项目之初,当地政府就应当有积极听取专业意见的意识和自觉,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优方案。

  其实,即便没能及时获取专家意见,整治也并非毫无参照。2017年,住建部会同原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共同编制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就提出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技术路径,与活水循环、清水补给等治理措施。指南指出,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还要求在黑臭水治理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

  以上这些,地方政府未必不懂,那为什么还要采取“填埋”的办法呢?一位城管委的工作人员道出了实情:黑臭水体整治压力很大,“觉都睡不好”。的确,近两年来,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基层政府及官员采取了一些“凑合”的办法,应付各种环保要求。

  一方面,有压力才有动力,上级明确严格的工作要求,会促使基层更重视,想出办法更快更好地解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认识到:包括生态环境治理在内的多数公共事务,都需要克服急躁功利的心理,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避免使基层疲于应付检查和监督。否则,问题还没有解决,就会被草草“填埋”起来。

【责任编辑:黄易清】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