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不过是星球,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

2018-09-2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当中秋的月亮升起时,山西泽州珏山又将迎来络绎不绝的游人。今年中秋节期间,这里将举办赏月诗会、道教祭月仪式、民间土月饼制作工艺展示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泽州中秋习俗是山西地方传统民俗文化,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泽州县民间习俗研究会工作人员何向峰介绍,“珏山吐月”是古泽州四大名景之首,山中有始建于北齐的过月亭和款月台,文人留下“山吐三更月,松摇万壑风”的诗句。当然了,最浩大的赏月队伍还是普通人,他们来珏山祭月、拜月,千年不绝。当地的中秋文化更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附近有“月山县”,有村子叫“月湖泉”,寺庙有“大月寺”“小月寺”,这里的女孩常以月为名,连电视台的台标都是“珏山吐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了解到,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此后,中秋博饼、佛山秋色、泽州中秋习俗、秋夕、大坑舞火龙、吉安中秋烧塔习俗等6个子项也陆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中秋节历史悠久,是和春节、端午并列的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如果有足够高的视角,会看到中华大地的每一处,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过同一个节日:源于福建厦门的中秋博饼,相传是郑成功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用6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佛山秋色是广东省佛山市民间传统的大型群众文娱活动,在中秋节前后的月明之夜,以大巡游的形式举行,又称为“秋宵”“出秋色”“出秋景”;至于吃月饼、赏花灯,那更是全民活动。

博饼民俗。视觉中国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专家萧放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中秋的民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赏月、拜月、祭月,这也是中秋最早的内涵,早在《礼记》中就有拜月的记载;二是因为秋天和春天相对,“春祈秋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乐意分享秋收的成果,典型的如吃月饼、饮桂花酒;三是人们望着月圆的图景,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自然会有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于是,玩花灯、舞火龙、烧塔等民俗活动应运而生。

烧塔民俗。视觉中国供图

    84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多年来致力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秋还有口头文学的传统,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应,最经典的如“嫦娥奔月”,这是古代人们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体现。

    “一个节日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比如要赏花灯,就会产生花灯制作的工艺,要吃月饼,就会有食品制作的工艺,期间还会有各种活动,比如戏剧、舞蹈、文学,非遗的不同门类都会有中秋相关的体现。传统节日是一种整体性非遗,多种元素构成了一个丰润的传统节日,我们称它为‘文化丛’。”刘魁立说,“保护传承一个节日,就是保护传承一种文化。”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但到了唐朝初年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中秋的盛行始于宋朝,到了明清已经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影响范围远至东亚东南亚。

    时代在变,节日内涵和过节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萧放看来,中秋的民俗主要有两个变化趋势:一是对古人来说,中秋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节点,比如结账、工人聘请辞退,都以这一天为截止日期,这个时间体系在今天已不适用;二是月亮崇拜的慢慢淡化,“拜月祭月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国人对家庭圆满的情感需求不会消失”。

    “在传统社会,我们重视与亲人的关系;时至今日,除了家庭这个基础,我们也可以向社区、社会延伸,邻里和睦的建构、社会和谐的建设,都是可以积极努力的方向。”萧放说,“对月亮的欣赏,是所有人都有的权利,赏月时的情感表达,可以有更广大的内涵。”

    当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发现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广寒宫、没有桂花树,也没有玉兔,只是一个荒芜的空间,为什么我们还是要过中秋?

    刘魁立有一段诗意的解释:“当人类越来越了解外界与自身,依然需要幻想性的艺术创造。嫦娥住在广寒宫,玉兔在捣药,那棵桂花树开得正好,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那是另一个世界。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月球不过是一个星体,但还是要保留这个美好的传说。尤其对孩子来说,刚刚认识月亮的时候,应该听到这样的故事,整个人类也需要保持这样的童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

【编辑:张曼玉】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