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值】究竟是什么让大批农村孩子“废掉”?

2018-08-06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农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机游戏废掉。”这是8月6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家庭教育缺失 留守少年陷网游漩涡》中,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句话。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深入中国农村,采访了多位沉迷游戏的农村少年、他们身边的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探究了农村留守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现象。

    毫无疑问,报道揭示出了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农村留守少年的精神世界危机。以往,我们对这一群体的关怀,往往聚焦在他们的亲情缺失、受照顾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上。但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却看到:这些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样岌岌可危。

    从现象层面来看,对一些手机游戏的过度沉迷与依赖,确实是“废掉”农村孩子的帮凶。不论是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在许多人的返乡观察里,手机游戏都在农村青少年群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而且不大光彩的角色。有些青少年为了游戏荒废了学习,也有些人在社交上与现实世界越来越隔膜,甚至有人为了给游戏充值,偷偷挥霍家中的积蓄。这些现象无疑令人心痛,也让人有了指责游戏的理由。

    面对这些问题,手机游戏的开发厂商确实有义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方面,游戏开发者应当更加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开发更有效的游戏防沉迷和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应在游戏里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避免孩子受游戏不良内容的误导而步入歧途。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大批农村孩子被游戏“废掉”,只是其精神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精神世界匮乏的少年,沉溺于游戏的虚幻世界里,即使没有手机游戏的诱惑,精神世界与社交生活的严重空虚,也足以“废掉”他们。手机游戏在他们空虚之时“趁虚而入”,占领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就算我们能够成功地“赶走”手机游戏,也还会有别的东西再来“占领”空虚的心灵。

    其实,游戏本身并没有原罪,这只不过是诸多娱乐活动中的一种。但是,对于许多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少年而言,手机游戏却不仅是一种娱乐,同时也是他们社交生活与精神世界的中心。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学校活动不够丰富,又缺乏接近更高水平精神生活的渠道,这些孩子很容易投向游戏的“怀抱”,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并认识能够说得上话的“朋友”。

    但是,游戏毕竟只是游戏,把游戏当做生活的中心,必然会导致他们认知失调,与现实世界脱节,最终误入歧途。我们要做的,是把关怀农村留守少年精神世界的问题摆到更优先级上,想办法在他们的父母缺席的情况下,用更优质的内容填补他们的精神世界与社交生活,如此才能治愈内心的空虚,让他们免于被各种诱惑“废掉”。

    相比之下,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能接触到的精神食粮和社交活动远比农村丰富百倍,而不必单独依赖游戏一途。城市里的学校也更加注重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社交空间,使得他们不必把社交重心放在网络空间上。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固然不能一下子填平,我们却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可能把优质的精神食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送到农村。事实上,许多地方已经在大力推广乡村图书馆、乡村影剧院的建设,而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也已经开始在校内筹组兴趣社团,这些尝试,都有助于让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少年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留守少年都是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他们既是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嬗变过程中不幸蒙受牺牲的弱势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对这个群体的关怀,可以说再多都不为过。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些已经受到“亏欠”的孩子因为任何原因被“废掉”,我们能做的,不是简单地谴责游戏,而是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滋润与充盈,最终实现健康成长。

【编辑:杨海琴】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