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

2018-07-26来源:中青在线

    视觉中国供图

    留学归来 在NGO之路上告别迷惘和沮丧

    程勉

    研究生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一家NGO,做起了公益。这个行业既不挣钱,也不热闹,对很多留学归来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一条很不寻常的路。但于我而言,却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这让我觉得这或许是命定的选择。

    本科时,我念的是经济学,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自己对这一学科实在没有什么兴趣,一度在迷惘和沮丧中拷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以后想干什么?幸好,大三的一次交换打开了我的眼界。当时,我有机会去欧洲交流了半年,这半年的经历不仅让我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更让我在这些朋友的身上看到了生活和工作的多种可能性。

    回到学校后,我开始像一些在欧洲认识的朋友那样,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包括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讲授艾滋病预防知识,在福利院、敬老院照顾孩子和老人等等。参与这些活动,让我有了很强的自我实现感。这种自我实现,并不是帮助他人使人产生的满足感,而是一种找到了人生方向的感觉。这些经历促使我开始关注时常被大众忽略的群体,思考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法,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成为我们口中的弱势群体,而我们的介入又是否真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善。

    带着这些问题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本科毕业后,我去了美国,攻读国际发展硕士学位。在美国的两年里,我经历了炼狱般的学术训练,学会了用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类学的视角面对贫困问题,并且致力于把人类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扶贫项目的实践当中。两年的课堂学习和田野实习充满挑战,激动人心。而我也得以深入了解了国际上的各种扶贫项目、扶贫政策。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我渐渐萌生了投身NGO事业的想法。有一次,我只身前往非洲中南部一个发展指数排名世界倒数的国家,到这个国家的偏远乡村参与了好几个月的扶贫项目,这次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在公益组织实习、参与扶贫项目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不管对方来自哪个国家、处于怎样的社会阶层、拥有怎样的文化传统。而且我越来越意识到,了解是干预的前提,只有怀着更大的同理心去了解对方,才有可能设计出和开展更符合对方需要的发展项目。

    毕业以后,顺理成章地,我选择了一家国际NGO的中国办公室工作。这家NGO关注的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问题,通过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来提高他们的卫生条件和教育水平。

    因为办公室在上海,针对上海的特殊情况,我们当时专门设计了石库门房屋的改造项目,通过引入志愿者设计师的设计,把有上百年历史、现在被分割得七零八碎的石库门老房子,改造成了私密性更好、通风透光性更好、活动空间更大的宜居环境。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进入到石库门老房子内部时的震惊——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住着三代五口人,室内用木板隔成了两层,上面的一层大概只有半米高,用简单的木梯通到下层,出入都需要弯腰。整个室内光线暗淡,空间狭小,三代人没有什么私密空间可言。我们的项目通过召集有兴趣的设计师志愿者,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和受助家庭沟通,选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方案,然后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最终让受助家庭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这也让我确认了一件事:我做的事情是对的,是有意义的。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比方说和家庭的沟通,选出符合项目要求的受助家庭,和施工方协调,让施工方尽可能配合家庭,拿出性价比高的施工方案。但是这些挑战也磨练了我,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和了解到了每个群体的诉求,这也是我自己的成长。

    其实,从事NGO这一行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亲人和同龄人的不理解。毕竟这一行业的薪酬水平较低,也不太为大众所熟悉,每次跟亲戚和同学解释自己的工作,都是一个费劲的过程。但是,能够遇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伴着这样的幸运,我希望自己能够在NGO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永远不忘初心,永远满怀激情。

    回乡创业的艰辛里我把寂寞熬成茶

    侯传龙

    毕业那年春天,当我的大学同学们都投身于找工作的大军中时,我返回家乡山东省五莲县潮河镇,选择了自己创业。

    我的家乡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四大河流汇集于此,水资源异常丰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素有“水陆码头”和“小江南”之美誉。近几年,家乡进行产业调整,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业,然而,茶园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却面临着销售渠道不畅、鲜叶价格持续下降、茶农收入减少的困境。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里有所作为。在求学阶段,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信心,所以,我在创业这条道路的选择上更加坚决,决定创建茶业公司,业务涉及茶叶的种植、生产及销售。

    这个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在我的不懈说服下,他们最终同意出资让我创业。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企业建成并开始投入生产。然而茶叶收上来了,却由于销售渠道不畅,到年底差点让企业入不敷出。

    创业第二年,我转变思路,采取以销定产和订单式生产的方式,凭借产品的优秀品质开拓市场,通过与客户和经销商签订供销合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随后的几年,公司运行走上正轨,慢慢发展起来,企业也有了知名度,但是采购的鲜叶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农残一旦超标影响的就是企业的形象。所以,2016年,我决定发展自己的茶叶基地,先后流转了350余亩土地,购买了部分老茶园自己管理,新种植了一百多亩新茶,通过自己管理,保证茶叶的品质,让客户和消费者喝上放心茶。

    返乡创业磨练了我的意志,对创业的艰辛,我从选择创业之初,就有很清晰的认识。从事农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原则,我经常住在基地里,白天有野兔、野鸡为伴,晚上听虫鸣蛙叫,炒茶时节熬到下半夜都是家常便饭。种茶不易、制茶辛苦,选择了这条路,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根基,如果没有人愿意回到农村置业,农村谈何发展?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专业人才仍旧缺乏,很多人像我一样,开始并不懂农业生产,走了很多弯路后,才知道农业需要的不只是热情和资金,只有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不断学习,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很多年轻人问我有没有后悔回到农村,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就得坚持下去。尤其是农业,没有坚持很难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甚至希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最终选择回到农村,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方式带回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村官”生涯将是我最宝贵的记忆之锚

    许太行

    当我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用那台经常故障、不通网络的电脑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会想:对我而言,能成为一名“村官”,确实是件有点神奇的事情。

    我是在天津长大的,在我人生前18年的记忆里,家乡的样子都是一片城市风貌,至多只会有些对塘沽或蓟县的旅游景点的模糊印象。生长在华北平原上的我,对这片农业兴旺之地的了解,几乎只存在于课本里。我鲜少见过金黄色的麦田、吹来林风的群山,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作为一名学公共管理的大学生,若是按照常规的轨迹生活下去,我大概也很难和乡村有什么交集。但是,或许是命运使然,在大一时,我懵懵懂懂地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而这一年,协会又碰巧安排了前往河北涿鹿县农村的扶贫调研。于是,我就这样,和这片咫尺天涯的乡村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涿鹿农村的调研,让我头一次真实地认识了华北的乡村,而这也打破了我以往对乡村所有可笑的想象。这里没有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现代文明的桃源乡,也没有我想象中和城里人隔阂甚远的“典型农民”,我发现他们其实和我一样,用手机上网实现着自己去看更大世界的愿景,用耕作和养殖追逐着实现小康的梦想。只不过,和他们相伴的不是大学、写字楼和商场,而是农机、畜棚和麦浪,他们并不拥有那些城里人的优越条件,却有着一样的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当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想当然地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当做理所应当,也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无知而天真。与此同时,我也在心里暗暗立下努力帮助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理想。从大二开始,我积极选修农村治理、三农问题相关的专业课程,参加各种前往农村的调研活动。老师们和我聊起天来常常会说,很少有不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对农村问题这么感兴趣。我想,或许这就是一种缘分,我初次在农村驻足的那个假期,这片土地和我从农耕阶层的祖辈那里继承来的血脉发生了共鸣,而我也愿意将这当做一项长远的事业。

    大四毕业,行将择业,彼时的我,早已坚定了要为农村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当时,在家人和老师的建议下,我已经准备报考农业部的公务员,可最终还是没能按捺住心里那股想要去农村基层大干一番的冲动,鬼使神差地参加了大学生村官的遴选。

    说老实话,尽管之前已经去不同的村子调研过多少次,当我真的前往那个即将生活三年的华北小村落报到时,心里还是打起了鼓。我不知道,最多只连续吃过一周乡村饭菜的我,是否真的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更不知道虽然懂得理论却不擅农活的我,能否真的为乡亲们排忧解难。有时,在夜晚,我来到没有路灯的小路上,看着天上的繁星,也会思考,自己是不是去考农业部更合适?但每当看到乡亲们信任我的眼神,我就会再次坚定自己的信念。

    说起来,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似乎是件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和浪漫情怀的事情。事实上,做村官的体验更多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在村委会里,当地的村干部对大多数事情都早有分工。我们这些新来的大学生,要做的事情无非两种:一种虚的,一种实的。

    所谓虚的,就是为当地的村务治理提供“现代化思路”,说起来好像挺酷,但实际做起来却相当繁琐。有时,我想要引进的是一套看似成熟的管理技术,但实际推行起来,却总会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现实难题。早在我来之前,村委会就购置了两台电脑,但是除了用其中联了网的那一台看看新闻,打打游戏,打印点材料以外,村子里并没有将电脑有效利用起来。我来之后,想到可以用Excel来管理村子的共有财产,却不得不面对数位对电脑一窍不通的管账村民,然后事无巨细地教给他们。这样的事,让我认识到了所谓的“现代化”不是纸上谈兵,而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而所谓实的,则是作为村干部中机动的“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去哪里。在村子不到一年时间里,我学会了赶牛下田,学会了上山打柴,学会了放映露天电影,也学会了调解婆媳矛盾。有时,和同样担任村官的同辈交流,他们难免会感到有些挫败,觉得这些事谁都能干,让我们这些心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去做是“大材小用”。但我觉得,做这些事虽然繁琐劳累,却能真正了解基层情况,防止自己在将来真正面对农村治理问题时“飘起来”。

    如今,我在农村已经度过了将近一年,作为村官,我也从新手渐渐成熟了起来。或许在未来的两年里,我还要做许多打柴赶牛的事情,但我知道,我确实和这片土地血脉相连,改变农村就是我的人生宏愿。我也知道,我终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但这段经历却会是我永远的珍宝,作为记忆之锚,锚定我的人生方向,让我永远不会迷失自己。

    把眼前这些平凡至极的工作干出样子

    邬博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在油田工作一年了。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对我影响最深,最令我最难忘的一年。

    记得那时正值毕业季,对于一个在石油院校攻读了四年地质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签约到油田是顺理成章的,当然,在当时的整体就业形势下也是值得庆幸的,让周围不少同学羡慕。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意味着我从学生到员工这一身份的转变,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随着车子的开动,我离开家,去向那个可以让我发光和发热的地方。

    在接受了入厂教育培训之后,我成为一名真正扎根基层的石油人。最开始的几个月,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对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着好奇,一天到晚不停地向师傅问着各样的问题,师傅也都耐心地解答给我听。久而久之,我也就对基层工作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环境所带来的新鲜感逐渐消退,之前各种和谐美好的生产画面被每天繁杂的生产实际问题所取代。面对这些生产现场出现的状况,我总是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校园里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是有区别的,课堂上的知识只分对错,而在现场生产中对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合理,不贴合实际情况的任何观点都没有意义,是站不住脚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也就体现于此。学校中的理论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照搬书本肯定不行,只有让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少走弯路,更快成长。

    一线的工作是辛苦的。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只要井上有状况就要立即到位,干完活回到站上,已是双腿酸痛,连话都懒得说。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位“怪”人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她是组里的副组长,第一次见她是实习期到歧新十六站的第一天,她为我们新员工讲解站内设备。她给人的感觉是话不多,但很温柔,讲解的时候声音洪亮,字字清晰,手中总是拿着一个黑色的小本子,在工作的间隙用手机记录下现场情况,并在小本子上进行记录。这样的工作态度、细心程度以及业务能力,让我觉得自愧不如。

    后来在和同事交谈才知道,她是我们二厂的名人——冯萌萌,原先只是一名子女工,后来通过参加公司以及集团举办的技能比武,成绩突出,两次转变了用工身份。从这之后,我总向萌萌姐学习,学习她那种认真的态度、好学的精神。我请教她很多问题,她都一一为我解答,并且举了很多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我理解,拓宽我的知识面。过了不长时间,由于工作安排,我们换了实习单位,和她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多交流了。

    突然一天,听说采油厂有一个女工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不是别人,正是冯萌萌。我心里无比羡慕,甚至觉得能和她一起共事过也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以前只在电视看到的事迹现在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以前,我也问过自己:怎样才能把眼前这些平凡至极的工作干出样子?怎样把这些千篇一律的工作做出深度?而现在答案了然于心,冯萌萌在学习上的持续努力,在工作上的细致用心以及她的工匠精神,不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吗?

    我在基层这一年,业务能力有所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也有了长进,但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首先,要多动口多沟通,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师傅们的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其次,要多跑现场,积累现场经验,多了解现场情况。最后,要多动脑思考,尝试多角度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基层是熔炉,也是试金石,我要学着沉下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石油人。

    支教中付出的爱会以更纯净的方式奉还

    张文慧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那年,我加入了研究生西部支教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支教。

    其实,从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月起,我便开启了持续的支教活动。那时候的我才刚刚告别中学时代,除了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外什么都不懂。当时,我听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深感这不该只是一句口号,总觉得应当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和力量,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去过打工子弟学校,也去过偏远山区,我吃过需要手动挑出苍蝇的饭菜,也洗过冰冷井水的澡。教授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层的孩子,让我收获了不同的感动,也让我在这个过程里日渐成熟,从懵懂的初学者,渐渐成长为一个有资格为人师的支教者。

    在内蒙古的这段时光,是我第一次以一名正式教师的身份在支教地长期生活。与此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面对心理已基本成熟的高中生,肩负起帮助他们应对高考的重任。在这段时光里,我经受了许多挑战,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回忆。

    初来乍到,生活条件及习惯的差异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来内蒙古之前,我早已做好这里较为寒冷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却完全没想到会生活在如此干燥又常年大风的环境中。那时,我依稀理解了大学时北上求学的南方同学对北京气候的吐槽。无论内外兼补多少水,每周总有那么五六天脸上会干得起皮儿;360°无死角环绕立体风,分分钟创造满脸都是头发的新造型。食物的多油多盐以及只有周日才能空出来的洗澡时间,也让我一时有些不习惯。

    我所在的支教地建校于2008年,相对很多地区而言硬件设施都较为优越。作为乌兰察布市的重点高中,学校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也鼓励大家全面发展。不论是兴趣类社团的开展、文娱或教育类活动的举办,抑或是志愿服务的倡导与实行,学校都走在乌兰察布市的前列,并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然而,相对大城市学校而言,教师及家长的观念依然有些保守。面对高考决定命运的教育体制,大家只看重成绩而忽视素质,只看重教学而忽视教育,不愿尝试新的思想和方法,这使得很多学生工作开展困难且不被理解。

    面对这些挑战,我一时半会并不能很快适应,而对于当地的一些观念问题,我们这些“外来者”的努力,也不可能很快见效。可贵的是,学校对我们的支教工作体现出了莫大的尊重与支持。学校会定时与我们开展座谈会,听取我们生活上的难处并尽力帮忙解决,也会询问教学工作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选择其中合理的予以采纳。校方对我们的信任,让我们十分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改变落后地区教育局面的希望。

    每周6天,每天12小时的工作强度,让我深感教师工作的责任与不易。连着几节课上下来,满手的粉笔灰腐蚀得手指能感受到起皮的微痛,嗓子也时常会破音。可当我看到自己指导的孩子们在学科会考中突飞猛进,看到自己的班集体一步步成长起来,看到学生们写信告诉我受到多少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可言说的欣慰感和成就感。和学生们待在一起,于我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种放松,一种对过去的回忆,一种情感与希望的寄托。

    网络上有太多关于短期支教对孩子们影响的讨论,可通过这几年的支教经历,我觉得我能带给孩子们的,从来不仅是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一个风向标,为这些孩子指出更多、更远的人生可能性,指向更大、更亮的梦想。

    我支教的学校,相较于整个西部地区而言,其实已经相当先进了,可在每一位老师、家长、学生的心里,高考都是唯一能走出去的光明大道。因此,孩子们只能在“鸡汤”的浸泡里,没日没夜地拼命学习,却鲜有长辈知道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在结束支教半年后,重新回到支教地看望即将高考的学生,我对着成绩单,和每位排名不稳、心理压力大的孩子单独谈心。在心酸和不甘被纾解后,他们的眼里重新闪耀着光亮,太让人心疼,让人牵肠挂肚。他们很需要贴心的陪伴,很需要理解,很需要有人可依赖和信任,可这些需求在一心追求高考成绩的路上,常常只能被忽略。而我想,这是我们以后应该要努力改善的地方。

    我很庆幸能陪这么一群懂事的孩子们共同成长。或许是我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孩子们也从不怕我。每一次走进班里时雷鸣般的掌声,一双双纯真的眸子里透露出的新奇与微微羞涩,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神情,上课时积极的思考与回应,下课后平等的交流与玩耍,无不让这相处渲染上美好的色彩。我常说,支教是一件以爱易爱的事情,所有付出的爱都会被以更纯净的方式奉还。能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我想,我真的很幸运。

【责任编辑:贾志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