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值】向“富养孩子”开炮的人口学者,为什么挨骂了?

2018-07-2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养不起孩子只是观念问题,普通家庭‘富养孩子’助长孩子好吃懒做。”当人口学者何亚福在文章中写下这样的语句时,大概没有料到会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

  7月20日,《新京报》A02版(社论·来信)刊登了何亚福的署名文章《不愿生二孩,也因为“富养孩子”观念误区》。由于观点独特,又与公众高度关注的育儿话题高度相关,文章见报之后,很快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而舆论对这篇文章中一些观点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在何亚福看来,“富养孩子”无疑是一种负面现象。一方面,被“富养”的孩子有可能变得“好吃懒做、奢侈浪费”,甚至成为“啃老族”;而另一方面,“富养孩子”的观念也让人们生育二胎的愿望受到了抑制,不利于国家人口发展。然而,这样的表述同时引起了分属不同年龄层的许多读者的不满。读者们纷纷在互联网平台上表达不同意见,其中有几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在一些刚当父母不久的人看来,何亚福的说法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育儿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所谓的“养不起孩子只是观念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论持有何种观念,育儿的成本都不会低,这根本就不是仅靠“观念”就能改变的问题。

  而在那些尚未婚育,但有意在未来“富养子女”的年轻人看来,何亚福的观点则是一颗“糖衣炮弹”。他们坚信,只有尽力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自己的子女,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阶层竞争中更有竞争力,而不至于沦为所谓的“廉价劳动力”。

  此外,一些正在被“富养”的青少年认为,自己虽然花着父母的钱,接受着诸如海外游学这类相对昂贵的教育和培养,但自己并不会因此成为“好吃懒做”的“啃老族”,而是能够从中受益。

  其实,作为一名人口学者,何亚福发表什么观点,都属于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的范畴。他写作这篇文章的动机,也只不过是分析当下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下的原因,并没有“坏”到哪里去。但为什么,这些并“不坏”的观点,却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不难看出,何亚福观点的核心出发点,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社会的生育意愿,并为生育意愿低下的现状找出原因。这样的出发点,与他在以往著述中展现出的“鼓励生育”的观点完全契合,但这不能说服身处亲子关系之中的普罗大众。

  对为人父母者而言,首先想到的事,一定是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好,让孩子过得更幸福,而对为人子女者而言,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能过得更加富足充实、多姿多彩呢? “鼓励生育”这样的宏大叙事,在人口学者看来或许十分重要,但对普通人而言,不可能凌驾于这些人之常情之上。而有关“富养可能使孩子好吃懒做”的论述,缺乏深入让人信服的论证,难免给人以一种“找借口”的感觉。即便这样的论述背后有忧国忧民的苦心,也无法得到普通读者的理解。

  关于孩子究竟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并没有确凿无疑的结论,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此也依然存有争议。归根结底,“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决定权终究还是掌握在为人父母者手中,而如何做出这个决定,又要取决于每个家庭具体的经济条件和思维观念。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讨论,却并不适合一锤定音。

  人口老龄化、生育率降低等现象,确实是我国急需破解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如何养育子女,其决定权取决于家长,也取决于现实条件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鼓励生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责怪父母“富养”孩子就能解决。

【编辑:郭艳丽】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