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GDP增速6.8% 连续12个季度平稳增长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对表”

2018-07-16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林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如是概括了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他介绍,201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18961亿元,同比增长6.8%。

  “这已经是连续12个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速保持在6.7%——6.9%之间,可以说经济运行已经进入非常平稳的轨道。”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评价称,考虑到上半年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更引人关注的是,一些具体指标也呈现改善的态势。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0%,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制造业投资增长6.8%。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9%;进出口相抵,顺差9013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6.7%。

  展望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毛盛勇认为,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将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要指标有所改善

  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运行平稳不只表现在6.8%的增速上,也反映在各个时间段内,在各个重要指标中。

  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其中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5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提升,今年上半年是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说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的作用在继续巩固。

  而在事关民生的就业指标上,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都低于5%,5、6月份这一数据是4.8%,这个水平是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7%。

  从价格指标来看,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半年上涨2%,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了3.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毛盛勇认为,3.9%左右的PPI水平还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能够保证工业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对下游产品的成本传导压力。

  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观察者,姚景源指出,从宏观经济的四大主要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状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平稳运行中,也呈现出机构优化升级的明显效果。

  以就业为例。上半年全国实现新增就业752万,完成了全年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的66.8%。“这是一个了不得起的成就。”姚景源指出,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新增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非常不易。

  此外,在中美贸易战引人注目的当下,进出口贸易也呈现改善的趋势。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4122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增长4.9%,进口增长11.5%。进出口相抵,顺差9013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6.7%。在贸易产品方面,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2%,占进出口总额的5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占出口总额的58.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7162亿元,同比增长5.7%。

  “这几个主要指标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都在说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结构正在优化升级。”姚景源说。

  新旧动能转换,向高质量发展“对表”

  除了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一些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数据也非常引人关注。

  今年上半年,全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81万户。从新供给来看,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增长是比较快的,比如工业领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1.6%、9.2%和8.7%,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

  “从新需求、新消费来看,服务消费在加快增长,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增长比较快,实物消费里升级类的商品增长也比较快,像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据毛盛勇介绍,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也呈现改善的趋势。

  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清洁能源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高于3.0%的预期目标。此外,今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和一季度持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人均计算,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今天在由中国新闻社、国际金融论坛举办的“十问中国经济—2018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投资、消费、进出口、CPI、PPI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表现,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韧性,而这种韧性正是今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潘建成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与高质量发展“对表”的关键时刻,不仅要保持物价、就业、经济增速等指标的平稳,还要推动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应该以更加全面、准确的视角来观察、理解这类新动能。以消费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向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指标,但随着服务消费的逐渐增多,这一指标也显露出其局限性。

  “不要感觉到好像我们靠着新动能可以未来无忧了,远远没到这个时候。”在他看来,下半年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还迫切需要加快新动能增长的步伐。

  对贸易摩擦的抗压能力不断增强

  今后的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而眼下最现实的问题,则是如何在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面对频繁加剧的对外贸易摩擦。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留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向中东欧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高达14.7%,高出全国整体出口增速6.8个百分点;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8.6%。

  在上述“2018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赵萍表示,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对于贸易摩擦的抗压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既有世界经济进入强增长阶段的缘故,也离不开中国贸易结构的自身优化。

  在她看来,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而中国一般贸易的逐年稳定增长,也可以减轻“两头在外”的对美加工贸易给整体贸易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半年高附加值产品占出口比重是持续上升,这对促进外贸结构优化非常有利。”她说。

【编辑:郭艳丽】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