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实现“双提升”

2018-06-2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董碧水

    中青在线杭州6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与民生直接相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今天在国家卫健委在杭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了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的“双提升”。

    郭燕红说,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一手抓医疗质量管理,一手抓以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专科能力建设,提高了医疗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也缩小了区域间医疗技术能力和专科水平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建设和培育医疗技术的高地增加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

    郭燕红称,以近期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的结果显示,我国从2015年的第60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名,短短一年间上升了12名,“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郭燕红说,目前我国医疗质量水平可以用“四升一降”来概括,即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在重点专科、专病领域和专业技术领域质量的提升,以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一降”则是无论在专科层面还是在专病层面,住院死亡率持续下降。

    据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就累计投入60亿元,支持了全国79个专业,314家医院的1231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前,我国重症医学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急诊患者自主呼吸循环恢复率,均处于国际较好水平;冠心病介入患者人均置入支架数,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当;人体器官移植量质双升,有的已高于国际水平。

    在浙江,浙医一院创造出亚洲胰肾联合移植、国内肝肾联合移植最长存活时间、国内最多肾移植单中心例数等系列纪录。浙医二院自主研发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修复技术,解决了高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不敢”、“不能”手术问题,累计开展的300多例,平均年龄79岁,1年生存率达91%,远高于国际上的75.8%-85.8%。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首创的“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将角膜植片,长期生存率从国际报道的18%-72.7%提高到98.3%,被国际学术界命名并编入美国眼科专科医师教科书。

【编辑:董志成】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