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坚持自主创新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18-06-0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德勇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研究员)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分析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使命,鲜明提出了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们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着力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由过去的跟跑为主,逐步转向在更多领域中并跑、领跑,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原创性、前瞻性科技创新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就必须立足自力更生,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就要有适宜自主创新的环境。实践告诉我们,自主创新不仅仅意味着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也意味着科技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一定意义上讲,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将会为自主创新起到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自主创新中,人才是第一资源。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也就是,要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切身关切出发,建立健全有利于科研人员积极投身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良好土壤环境。比如,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再如,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占用大量时间的繁文缛节,等等。通过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为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活力。

    总之,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投身创新的积极性,勇于攻坚克难,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勠力同心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

【编辑:董志成】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