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值】3岁女童之死陷慈善风波,不要用情绪判断事实

2018-05-2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钟的

    河南周口3岁女童小雅去世以后,有志愿者在网上质疑,小雅父母疑似利用小雅病情筹款后,为患有唇腭裂的儿子治病。小雅的家长因此陷入舆论漩涡。

    《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最新报道称,嫣然儿童医院工作人员回应,2017年4月底,嫣然儿童医院为小雅的哥哥实施一次性治愈手术。小雅的资金筹集主要发生在2018年,那时她哥哥已完成治疗。

    此前,当地公安机关对小雅家人是否骗捐展开调查,官方调查称“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

    如果媒体报道准确,此前对小雅父母“重男轻女”的质疑,已在主要事实层面得到澄清。然而,围绕网络公益如何更好地运转,如何让慈善力量真正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合理分配善款,依然是慈善参与者和全社会关切的问题。

    慈善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发性。民间慈善活动弥补了政府救济职责的短板,是公权力的良性补充。在古代民众遭受重大灾患时,既有政府行为的“开仓放粮”,也有来自于士绅大户的施粥赈灾。这种传统延续到当代,为现代慈善事业奠定了文化基础。

    现代慈善事业区别于传统慈善文化。慈善组织、基金会作为慈善事业的实施主体,发挥了“爱心中介”的职能。强调团队分工与专业化,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是现代慈善事业的特征。

    慈善组织专业能力的强弱,决定来自社会的善意能否精准传递到有需要的地方。小雅事件之所以陷入罗生门,跟慈善组织介入程度与介入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就目前公开报道的信息看,先前指责小雅父母“骗捐”的志愿者,恐怕在没有弄清重大事实的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近年来,慈善机构与受救助对象之间发生的矛盾屡被曝光。还有一些明星公益人在参与慈善事业后,陷入诚信危机。一方面,救助者指责受救助对象辜负了善意,滥用了公众的善心;另一方面,不乏受救助对象认为慈善机构和救助者利用了自己的苦难,名为从事慈善,实为炒作悲情。

    在近期发生的慈善风波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媒体的影子。无论是“罗尔救女”事件,还是@作家陈岚 对小雅事件的关注,求助对象或者第三方自媒体影响着舆论对事实的呈现。自媒体虽然在客观上引导公众关注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但也增加了慈善的不确定性。

    慈善法区分了个人求助和慈善募捐。个人利用自媒体求助,或者网红大V通过自媒体监督慈善行为、呼吁社会关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然而,慈善活动不能被自媒体牵着鼻子走,慈善机构更应当保持相对独立性——这考验着慈善机构的专业能力,以及每一个慈善公益活动参与者的专业素养。

    我国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并不成熟,很多慈善机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够严谨,社会对慈善组织的信任程度也有所保留。在这种情况下,各方面应当一起努力,呵护慈善事业的成长。对慈善事业本身而言,社会也需要持有应有的善意。

    慈善是一份需要参与者持之以恒的事业,是一个具有专业门槛的社会行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要避免心血来潮的武断,更不应该用情绪和主观经验来判断事实。

    逝者已逝,小雅身前慈善救助所引发的一地鸡毛,如果不能尽快扫清,还原事实真相,给慈善事业带来的伤害将难以评估。无论如何,慈善组织要长久和健康地发展,公信力是根本,也是其进步的源泉。而维护和保障公信力的,唯有“专业”二字。

【编辑:张曼玉】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